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857章 泽潞之战4
设置

第857章 泽潞之战4(2 / 2)


就会将那人赦免释放。

按照之前总结过的规律,一般来说,凡是提到某人孝顺父母的,一般都是好人,反之则是坏人。但是李筠同时具备了孝顺和“坏人”的标签,史官为此略动一番小脑筋,让我们翻开《宋史》,一窥古人的智慧:换个位置。把李筠的“事母甚孝”放在其传记的末尾,而不是像好人那样放在开头。

宋军收复了泽州,生擒了北汉的宰相卫融。

卫融被押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满面怒容,厉声诘责道:“你为什么要教唆刘承钧帮助李筠来背叛我?”

卫融接下来的一番话差点儿把赵匡胤气得脑梗发作:

“犬吠非其主,臣四十口受刘氏丰衣美食,不忍背之;陛下纵不杀臣,臣亦不为陛下用,终当间道走河东尔。”

赵匡胤感受到了钢铁直男的暴击。

首先,卫融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没有丝毫的掩饰和辩解,还引用“吠非其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刘承钧的一片赤诚;

其次,卫融明确表示了自己宁死不降的气节。如同关二爷附体,身在曹营心在汉,即便曹丞相给二爷加官进爵、美女金银,二爷还是会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回到刘皇叔身边。

赵匡胤大怒,命左右侍卫用大铁锤击打卫融的脑袋。侍卫们早就得到了暗语指示,没有将其一锤爆头,而是将其打成残血。

卫融被打得血流满面,不仅没有求饶屈服,反而大呼:“大丈夫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臣今死得其所!”

赵匡胤感叹一声,“真乃忠臣也!”随即下令停止行刑,请来最好的医生为他疗伤,又赐给他袭衣、金带、鞍勒、名马等物,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为大宋效力。

然而卫融言行如一,铁了心要学关二爷。

赵匡胤便给刘承钧写信,说希望交换战俘,用卫融交换我方的周光逊等人。周光逊,原为潞州监军,李筠造反的时候,将其绑赴太原,纳作投名状。

赵匡胤的善意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刘承钧的任何回复。于是,赵匡胤给卫融赐官太府卿,赏赐汴州豪宅一座,后又改司农卿,继而出任陈、舒、黄知州。开宝六年(973),卫融病逝。

宋师攻克泽州后,宣布免除泽州今年的租税,收葬双方阵亡的将士遗骸,随后就将战线向北推,开始攻击潞州。

留守潞州的是李筠之子李守节,他原本就非常反对李筠谋反,如今潞州的武装力量消亡殆尽,主谋李筠畏罪自杀,王师又兵临城下,李守节哪里还有不投降的道理?

李守节主动归降,潞州和平解放。赵匡胤赦免了李守节,然后将单州升格为团练州,以李守节为单州团练使。

在举国欢庆的时候,前宰相李毂病逝,半病半吓。

此君在前文多有介绍,后唐时就已经出道,后周时得到郭威的重用,被提拔为宰相,历事太祖、世宗。世宗征淮之初就以宰相李毂挂帅,结果李毂没能深入学习、深刻领悟、贯彻落实柴荣同志“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铁血精神,行事过于保守,因而遭到罢黜,遂被逐渐边缘化。

后来李毂罹患“风痹”,请了长长的病假,之后又多次上疏请求退休,柴荣优诏不准,后来病得实在太厉害,柴荣就特准他每月只上一天班,并且是乘坐肩舆在便殿见柴荣一面。每个月总有一天要来打卡。

柴宗训即位后,李毂坚请回洛阳养老,朝廷这才同意。

造化弄人,李毂这么一走,终于“晚节不保”。

其实也没啥,就是从汴州往洛阳走的半路途中,有位节度使是李毂老先生的迷弟、脑残粉,敬重他是当朝名相(柴荣末年曾仿照唐朝的“绘像凌烟阁”,在宫中兴建功臣阁,李毂、王朴、郑仁诲等名臣荣获绘像功臣阁之殊荣),就送给他一点小礼物,以表敬重之意。

这点小礼物是五十万钱以及其他器物。五十万钱是个什么概念?李毂离开汴州的时候,朝廷为了感激他这些年的贡献和付出,特意一次性支付其养老退休金三十万钱,所以这五十万除了涉嫌受贿,还踩了僭越的红线。

李毂将这点小意思全单照收,盘算着等几天自己撒手西去之后,能给子孙多留些家产,结果就是这五十万钱,要了他的老命。因为这位脑残粉就是潞州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李筠叛乱的消息传来,李毂惊惧过度,忧愤中与世长辞,享年58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