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谜影
  4. 第45章 王牌栏目风华绝代,华视耿妞艰辛淬炼
设置

第45章 王牌栏目风华绝代,华视耿妞艰辛淬炼(1 / 3)


(萧遥)

冥冥之中,翟雯敏被幸运彩球砸中。鬼使神差般,她北飞帝都搞定了那一次神奇的非正式面试。她第一次面见貌似文艺中男的华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兼甫接手《华国时空》不久的制片人陈梦。经过短短却互怼式沟通,心高气傲不知天高地厚的她,做梦似地入职了华国多少电视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国家电视台。

翟雯敏想过跨界做电视新闻的转型困难,也想过做电视新闻与平面媒体的差异,更想过《华国时空》这档全国电视新闻杂志的头牌地位,所以自己必须上进,不辜负陈梦副主任的厚爱与期待。但是,耿直且高傲的小妞儿没想到,自己做电视新闻的磨合期之久之苦,差一点崩溃。

说一千道一万,该拉家常侃一侃《华国时空》栏目的“家谱”。它可是华国电视新闻界在1992年革新传媒假大空报道模式而沉淀下来的精品,凝聚成那一代电视新闻工作者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并接轨国际同行的创新结晶。

想当年,峥嵘岁月稠,雄心壮志狂。那一票华视新闻工作者意气风发,对死气沉沉的电视报道八股腔,痛下决心来一顿大刀阔斧地变革。那时候,华国社会上流行一条嘲讽电视台的顺口溜。先讽刺以前的电视难看,“80年代的电视没有办法看, 80年代的记者没啥事情干,大会小会开不完 ......”后奚落电视新闻真操蛋——“新闻没有不真实的,消息没有不及时的,节目没有不优秀的,观众没有不忠实的,访谈没有不全面的,记录没有不生动的,观点没有不新颖的,直播没有不成功的,晚会没有不完美的,大赛没有不激烈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年会没有不热闹的,气氛没有不友好的,参与没有不积极的,表演没有不获奖的......”。可想而知,1992年之前的电视新闻是多么叫观众大失所望,根本没有神马收视率。何况,那年头也不存在收视率概念,反正电视台都是国有单位,不用考虑关涉广告收益的收视率等市场因素,得过且过。

然而,具有上述先入为主偏见的华国传媒受众,难道都忘记了包括华视在内媒体曾经出现国昙花一现的短短数月?那是1980年代末的上半年,以《华国青年报》和华国国际电台为代表的全国媒体,真真切切当了一回老百姓的喉舌,为民众鼓与呼,赓续四十年前国内媒体界真实报道的优良传统。那一年叱咤风云翻天覆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全国新闻工作者承继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崇高职责,负责报道一切新闻,重新赢得广大民众的无限信任。人们经不住感叹,血脉喷张:啊,终于看到真正的新闻报道!太悲沉。那段黄金般璀璨的传媒日子,原来是回光返照,竟然在一夜之间嘎然而止。传媒界的报道模式,又回到假大空的老路子,对广大受众爱谁谁。毫不理睬,我行我素。不久后,一首异国摇滚歌曲传来华国,传唱大江南北:“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你问我还要去何方?我说要上你的路,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时隔数年,筹建不久的华国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拥有生龙活虎的一群媒体人。他们不能眼睁睁瞧着新闻节目依旧奄奄一息,谋划恢复受众喜爱的荣光。这伙新闻人笃定,“不管是彩色电视,还是黑白电视,只要抓住观众就是好电视!”为此,从垃圾时段的早间新闻改革。绞劲脑汁策划晨早新闻栏目,骨干人员殚精竭力夜不成寐。

为什么从早晨时段动手?这伙思维活跃的电视人不敢拿晚间节目动刀动枪,毕竟晚间时段是华国观众观看电视的黄金时间,而且广告收入丰厚。台领导坚决不同意对晚间节目上下其手,国家电视台可承受不起实验节目失败造成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收入双风险。于是,重播前一晚节目的早间垃圾时段便成了华视革新的电视改革田。

终于,3月中旬悄悄推出了一个小时的晨早新闻杂志栏目《华国时空》,设置了热点空谈、百姓生活、连线东方等板块。观看并聆听朝气蓬勃的片头画面与配乐,华国观众好像看西洋镜似的,不晓得国家电视台在早上播新闻节目,究竟要卖啥葫芦药。没想到,首日开播,《华国时空》栏目一炮而红,在华国电视界打响,势必笑傲江湖。

《华国时空》创新,马到成功!虽然栏目笼罩着华国电视台的耀眼光环,但实际上,这个团队在呆板、僵化的体制内最高级电视传媒中力劈华山,开创了一条具备多项体制变革记录的道路。何况,华视新闻评论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壮大进程,就是一部电视媒体人筚路蓝缕的创业史。

观众只看到《华国时空》一举成名,并不明白团队辛苦付出的汗水。幕后努力,可用一首有名的外国短诗表赞: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

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

当初 她的芽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