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谜影
  4. 南媒撑本地专家,惟有冒险尸检取样(续1)
设置

南媒撑本地专家,惟有冒险尸检取样(续1)(1 / 3)


【萧遥】

(接续)那天晚上,廖熹念作为跑卫生医疗线的老记者,和本省多名专家一样夜不成寐。深夜22:15,他打电话采访与会专家们了解情况,他们无人认同“衣原体”。专家们说,这次非普肺炎的传播、发病特征和临床治疗经验都不支持“衣原体”感染的结果。在两例死亡病例的肺组织找到衣原体,只能证实这两个病人携带了衣原体,并不能证实衣原体是致病原因,更不能代表广南省全部305个病例(当时公布的最新病例数是305例)。有的专家还尖锐指出,华国疾病控制中心没有征询广南省临床专家意见就急于宣布结论,是十分草率的科研态度。

《越州晚报》每日截稿时间是中午12:30,因此廖熹念记者尽管傍晚获悉广南省卫生厅召集本地专家开会,来异议国家疾控中心的衣原体结论,而当天晚报已经出街。此外,当时网络也不发达,华国诸媒体还没有各自的官方网站,否则廖熹念可以给《越州晚报》官方网站供稿。晚报能做到当天上午新闻当日报,但有个遗憾凸显晚报的一弱点,即晚报不能及时报道当日下午的新闻。

一位全程参与广南省各地非普病例救治工作的专家解释,衣原体是一种对抗菌素非常敏感的病原体,治疗首选红霉素,此外还可使用罗红霉素、罗力得、阿奇霉素、甲红霉素等,一般用药几天就会出现明显效果。然而,省会越州市有医生曾对一批非普病人试验性按“衣原体肺炎”治疗,选用上述抗菌素,结果病情没减轻,还出现了呼吸衰竭等恶化的迹象。

广南省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越州晚报》记者,流行病学有一整套确认病原体原则:不仅要看到或检出病原体的抗体,还要将病人恢复期的抗体效价(浓度)和患病前进行比较升高四倍以上。接着,将病人身上或分泌物(血液、痰液等)分离出的病原体接种到实验动物身上,动物发生和人相似的病理反应。最后,在动物尸体标本里同样要检出这种病原体。他表示,这个周期非常长,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不应该在仅仅完成第一步就急于公布非普病原体是衣原体的结论,公信力明显不够!

2月18日当晚,廖熹念记者上网查衣原体资料直到深夜,发现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尽管与非普有相似处,但广南省治疗非普实践不支持此结论。瞬间,他的思维忒紊乱:华国社发通稿称国家疾控中心做出非普病原是衣原体的结论,乃重大消息。明天,华南全省媒体一定要转载这条国社电。同样,他和《南国日报》记者段巩玮产生一样的采写顾虑:《越州晚报》如果仅仅转载华国社的消息而不客观反映广南省专家意见,就是背书国家疾控中心的结论,报社将承担一份沉重的社会责任。如果本报社刊登我采写广南省专家质疑华疾控结论的意见,则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华国电视台和华国社对着干,万一以后确证非普病原确实是衣原体,《越州晚报》社会公信力亦会受到质疑。

到末尾,廖熹念记者把握不好报道尺度,决定将展现地方与中央专家对垒的情形写入稿。次日凌晨00:30,他向越州晚报社稿件库传稿《广南省全体专家:不认同国家疾控中心报告结果,认为非普病原体或多种》。在稿件里,他特意提及,“广南省专家认为,导致本次非普肺炎的病原体可能有多种。其中,2月14日本报头条独家报道《上百名白衣使者冒死救一人》中传染70多人的‘特毒’病人,应当携带了一种毒力特强的病原体;同一病人‘毒倒’了广南省中医院急诊科和心脏科12名医务人员,症状重、传染性强。全省305例非普病人,有一部分属于散发、症状较轻、传染性相对弱的病例,其病原体毒力没有那么强……广南省专家对国家疾控中心的草率科研态度很失望。本地专家认为,要确认全省305例病例的病原体都是衣原体,须把所有病人的血液、痰液接种到小鼠腹腔或鸡胚卵黄囊内进行病毒培养,在实验动物发病死亡后取标本在显微镜下找到该病原体;或者检测病人血清中的衣原体抗体,取发病初期和晚期双份血清检测,晚期抗体效价比初期增高4倍以上才可以确诊。”

《越州晚报》,会不会发自己的稿?廖熹念记者认为自个儿负责采写新闻,发稿权照旧由报社把关。

2月19日,华国媒体界有戏睇。廖熹念记者看到,99%日报干脆就转载报道“华国社消息”不加任何评论;只有同城的《南国日报》一家旗帜鲜明地发出自己的“非普病原有争议”质疑声,在封面转载华国社通稿,第三版则发独家报道《非普通性肺炎病原,是衣原体?广南省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病毒引起的可能性更大》,标新立异、别具一格,震撼华国舆论。在这篇短讯中,越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呼研所所长赵南杉院士接受(段巩玮)记者采访时表示震惊:“怎么可能是衣原体?我们用了那么多抗衣原体的抗生素怎么会一点效果都没有?”广南省华洋医院王越辉主任快人快语:“如果按照衣原体治疗,将产生可怕的后果。”这是他首次看见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打擂台,活久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