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美食小当家
  4.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这算内卷吗
设置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这算内卷吗(1 / 3)


资料,档案馆独家收藏的资料,有关华夏菜品的资料!

这些资料有书籍,也有照片,还有单独的纸张,照片和纸张都是放在单独的档案袋里面,就静静地放置在二楼的书架上面。

楚云风随机翻看了几个档案袋,发现这里面的照片大多都是拍摄的一些古籍,这些古籍有的都比较残破了,所以只能是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保存。

还有一些照片记录的是一些纸张,从那泛黄和残破的边角就能够看出这些纸张很是有些年头了,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而当看到上面的繁体字之后,楚云风自然是不能淡定了起来。

这张照片的右边写着几个繁体字,“光绪十七年十月初八吉日开业大吉”!

再看看这中间紫色边框的格子里面写满了字,这第一行写的便是:谷雨酒庄菜桥!

从右往左继续看,这上面写满了各种菜品的名字,每一行上面都有三道菜,写满了整個格子。

楚云风仔细地看了下去,发现有些字体都有些模糊了,不过大多还是看得很清楚,这上面的菜品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大多都是蒸制和炖的菜品。

不过当认真看了看这些菜品所用的食材,楚云风当即直呼吃不起,不敢吃......

山猪肉、箭猪肉、老虎肉、猴子肉、黄猄肉、炖野雀!

???

连老虎肉都有?

就别说是老虎肉了,这猴子肉也被列在菜单之上,这东西敢吃?

一提到猴子肉,楚云风立即想到了峨眉山的那群野猴,现在都已经成精了,不仅敢直接从你手上抢东西吃,甚至是敢直接抢你的包。

把包抢过来之后便能够立刻翻找,要是能够找到吃的还好,找不到的话说不定一不高兴,你的包就会被它随手一扔,直接做一个自由落体运动,消失在你的眼前......

对于这张菜谱楚云风很是感兴趣,这对于了解百年前的饮食文化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这档案之中还有解析,当真是很贴心。

不然自己连这张菜单出自哪里都不知道,并且光是知道菜名也没什么用,关键是做法,会不会也有记载呢?

楚云风耐着性子继续查看档案袋里面的资料,这才了解到了清代的连州竟然是湘粤交界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清远跟湖南交界一带。

菜谱里面竟然还另列出跑堂、杂役等人数,当时宴席场面的热闹奢华可见一斑,这样的规模肯定是在城里无疑了。

菜品涵盖炖蒸煮煎炸焖炒等烹饪手法,不可谓是不多,而其中炖菜似乎是一大特色。

炖龟蛇、炖金龟、炖甲鳞、炖果子狸!

那个时候就在吃果子狸了,楚云风这才知道古人也是无所不吃啊!

然而下一道菜楚云风更加觉得有意思,那就是龙虎凤!

这道菜即便是今天都还有,而且自己之前还学过了,这可是超级大补的菜品,看来对于补品菜式还是能够流传很广的。

随后楚云风继续查看档案解析的资料,这上面解释了为什么菜单之中会有老虎肉的存在。

根据连州县志记载,清末的战乱以及匪患频繁,大片田地荒芜,作为湘粤交界的连州,山高林密,皆丛莽黑荆,豺虎伏焉,再加上山洪自然灾害等,遂使虎患成为清代连州一大生态灾难。

秋冬时期更甚,当地老人口碑相传,那时候深夜一定要紧闭城门,以防老虎伤人。

每逢虎患成灾,商贾不敢出行,官府会重金悬赏,雇请猎手进山打虎,因此,在一些大型宴席出现老虎肉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代菜单赫然见虎肉上席,恰好是一份连州百年前原始生态环境的见证。

至于菜单上的黄猄肉,当今已难见野生的,能吃到的也是人工繁殖居多。

这黄猄,其实就是麂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而清代在连州算是常见的野味。

这种胆小敏捷的动物,体长约1米,体重25~30千克,喜欢孤独活动在林间灌木坡地,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

喜食果实、幼叶、嫩芽,有时也偷食农田作物如大豆、花生等杂食,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尖细的惊叫声,当地人多喜猎杀黄猄,用沙煲焖煮,其味香嫩无比,传说可安神补脑,有助睡眠。

楚云风这才明白既然当时这里山林密集,那么出现众多的猴子之类的动物也就不奇怪了,不少菜品直到今天仍然也是有的。

蒸田螺、爽牛皮、蒸牛肉干、蒸泥鳅、炖龟蛇、蒸塘蚤、笋干蒸鸡等,依然是连州人百吃不厌的传统美食,大街小巷,时常可见。

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几道菜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