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4. 第244章 还把骨灰给扬了!(求月票)
设置

第244章 还把骨灰给扬了!(求月票)(1 / 6)


第244章 还把骨灰给扬了!(求月票)

吴伯宗为大明第一状元。

而且还是三元及第的那种。

洪武三年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

洪武四年,会试第一,为会元。

后在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状元。

他是大明开科取士之后第一位状元,同时也是第一个三元及第,因此上名声很大。

官职也不算太低。

中进士之后,就授予他礼部员外郎一职。

令他与宋讷一起修大明日历,以及大明武将,后妃传。

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怎么可能会对朱允熥下毒手?

韩成点头道:“对,谁说科举一开始时,就是只考进士的?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知道,他已经连中二元,有意弄一个连中三元出来。

这真正的根本,不在那上面,而在于教育上。

这件事情冲击有些大!

吕本留意着吴伯宗的反应,对他的反应很是满意。

就连宋濂这个老倌,都能在不知不觉间,给咱挖了这样一个坑!

其余的都会放下。

不然之前也不会给他那么多的殊荣。

怎么现在朱元璋却说宋濂骗了他?

“就是此人!”

不论是论资历,还是论能力,都非你莫属。

可现在,韩成却得到了朱元璋的这种称谓。

既然这些选拔出来的人不好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当初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

有些决定既然已经下了,那就不会因为臣子们的意见而更改。

我们不可多言。

甚至于比他儿子牵扯到胡庸案里,都要更加令人气愤。

经历当今的皇上,还有太子殿下两代人,对我们儒教便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如果真的能够推行下去,定然能够选拔出来,很多真正的人才。

俨然是准备把当初对待皇长孙朱雄英的规格,用到他身上。

伯宗你就是书香门第出身,又是我大明第一状元。

“太子殿下他们,让朱允熥拜韩成为师之事!”

经过这一番的诉说,吴伯宗还是难以拒绝这个天大的诱惑。

否则,他今天前来,剩下的事就不用办了。

结果现在,连整治都整治不了。

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希望。

让人怀疑不到自己的头上来。

朱元璋忍不住出声骂道。

毕竟在此之前,咱也经常听人说考进士,还有状元、榜眼、探花什么的。

岳父大人之前不还说,科举所选拔出来的这些官员,之前只学四书五经,全是为了应付考试。

想要让人重视这些知识,结果科举的时候,却还只考四书五经的内容。

许许多多的读书人,还有文臣,都怀念儒教大兴的年代。

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考试科目而已。”

更何况吕本的诉求,过于复杂和危险,涉及到大明继承人的问题。

只不过吕本的身份在这里放着,乃是太子妃的亲爹。

选拔出那些不仅考试考得好的,在做实事方面,也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话,更加有利于接下来他这边,和自己女儿相互配合着,利用天花把朱允熥还有那韩成,都给解决。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伯宗,朱允熥被皇后娘娘从东带走,亲自带到身边亲自抚养的事情,你应该也知道了吧?”

可现在,听了你说的咱才明白,原来在之前,开科举居然考的项目那么多!

所选取的人,也并非都是进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是进士及第!”

他自己也会联合更多的人,一起去做这件事儿。

结果他开口之后,吕本却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伯宗,我此番前来寻你,也并非是为了此事。

吕本来到了吴伯宗这里,很快一个中年大帅哥就迎了出来。

他若是不死,咱这次也饶不了他!

但这事情对于韩成来说,比较能理解,但对于朱元璋而言,可就没有那么好受了。

吴伯宗此人,长得是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什么人这样大胆,还敢骗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难看道:“这些人当真是胆大妄为!

之前有人在市舶司上骗咱,以至于让咱丢掉了那么多的钱。

毕竟不管怎么说,宋濂的首要身份,都是儒教门徒。

不过也不能说,没有教这些东西。

要知道,一般而言,朱元璋可是只会对朱标用上‘爷儿俩’这个词儿。

在他看来,他就是依靠着自己的实力,堂堂正正考上的这个状元,和他的这张脸,绝对没有任何的关系。

如此以来,那选拔上来的人,肯定好用。

只有大家共同出力,才能够推动大明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而科举只考进士,考四书五经上的内容,从中获利的,毫无疑问就是读书人,是儒学!

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从根本上来强化儒学的地位。

可若是重开科举,还是只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