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
  4. 第174章 两面受敌
设置

第174章 两面受敌(1 / 2)


各部共同俘虏的六千多魏兵,又被姜维“个人出资,全部买下”了。

由于他们不是骑兵,汉国没那么紧缺,姜维不想投入太多资金去劝降。

计划着,先送往广汉,做两年奴隶再说。

这期间,允许他们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以降低其抵触之心,方便管理。

过个两三年,等他们再也没了斗志,可以考虑给他们分田分地。

奴隶到百姓的身份转变,必会让他们感恩戴德。

到时候,可以从他们中间挑选兵源,继续壮大自己的私兵。

本来就是嘛,手里有的是钱,这辈子基本花不完。

如果全都换成金子埋起来,那也太浪费了。

“骑兵?怎么又是骑兵?”

招降三千骑兵,汉军众将无不欣喜,柳隐却面露难色。

柳隐!

姜维观察后发现,这人勇猛刚胆,遇事沉着细心。

第一次东征吴国之后,姜维多是让柳隐坐镇后方,协调全军的粮草保障。

这次也是一样,出征的众将都在前线,唯独柳隐坐镇汉中。

“我做梦都想要骑兵,但你好像很讨厌呢?”

姜维对此很是疑惑,柳隐却理直气壮:“骑兵谁不想要?关键是养得起吗?”

“区区三千,难道养不起?”

“说得倒轻松!陛下一直在焦头烂额,你肯定不知道了!”

柳隐咧咧嘴,递上一叠信纸。

这些信纸,既有朝中的决策和永安军情,也有诸葛果和家将送来的“密报”。

我去!

今年的正月初一,刘禅下诏册封刘璿为太子,众臣竟然没有反对?

也对,这件事隐约提了两年多,众臣被刘禅搞得麻木了,早就有心理准备。

而且,费祎的儿子费恭,娶了刘禅的长女为妻。

而费祎的长女费歆,又跟刘璿定了婚期,即将成为太子妃。

这样一来,掌管尚书台的费祎高兴都来不及,哪还会反对?

大司马、大将军蒋琬是个老好人,只要费祎没意见就不会反对。

刘禅搞定这两个大佬,其余众臣就算反对,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呃……

由于太后“病薨”,半年的大丧期间,成都城禁止一切丝竹,《天仙配》与《白蛇传》的上演只能延期。

唉,少赚了好多好多钱,真特么郁闷。

“买一斤减一千铢”的优惠券,总共印了两万多张,广汉郡百姓一户一张。

呵呵!被世家大族和商旅一抢而空,百姓收入大增喜笑颜开,不错,不错。

不对啊,广汉郡将近三十万百姓,怎么才两万多户?

呃……想起来了,其中的二十万百姓,是从吴国迁来的。

还是不对啊,他们是举家迁来,又不是奴隶,怎就不算户籍了?

“伯约,诸葛夫人在另一封信中说了:预计只有两万四千斤白粮,所以,只能印制两万四千张优惠券。

“几位夫人跟尹都尉商议后,只能优先保证原有百姓一户一张。至于新迁来的百姓,就只能抽签决定了。”

“这哪行啊?百姓不会起哄闹事儿?”

“闹!一直在闹,不停地闹,前后闹了两个多月。

“几位夫人亲自去往广汉郡,承诺今年没分到的优惠券百姓,将在明年补领,这才勉强平息此事。”

“哎呀,优惠券不就一张黄纸嘛,要多少有多少,赶紧印了分给他们就行嘛!”

“伯约,你别开玩笑了!白糖数量有限,优惠券岂能想印就印?”

“原来,你明白这个道理啊!”

姜维呵呵笑着,神秘地凑到柳隐耳边,“没有足够的白糖,咱可以印“预购券”发给百姓嘛!”

“预……预购券?几个意思?”

“这个嘛,其实很简单。”

姜维眼珠一转,稍加琢磨,详细解释起来:

“马上放出消息,就说明年的甘蔗产量大减,导致白糖的产量随之大减。

“所以从明年开始,只有手持“预购券”的百姓,才能买到白糖。

“在购买的同时,预购券也可以抵用一千铢,不就跟“优惠券”一样了嘛!

“嗯,没错,就这样!

“没领到优惠券的百姓,马上给他们补发预购券。

“他们拿到之后,一样可以卖给世家大族和各国商旅,一样可以赚到钱,咱们也没有降价亏本,岂不是两全其美?”

简单几句话,雷得柳隐目瞪口呆。

按姜维所说,好像真的可以。

可是,手里没有白糖可卖,甚至甘蔗都还没种,怎就有钱了?

如此无中生有,柳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一时间却说不上来。

姜维懒得解释太多,连看几封信,终于看到“刘禅的焦头烂额”。

去年年底,大军出征之时,恰逢羌人送来三千战马。

刘禅得知此事,乐得夜不能寐。

没有多想,马上就封了几名羌将为将军。

可很快就发现,战马真的养不起!

当时是冬末春初,蜀中根本就没有青草,更没有“战马喜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