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仙途从大宅门开始
  4. 第231章 仙逝
设置

第231章 仙逝(1 / 2)


从民国建立之初一直到民国二十年,很多事件都是因果相连的。

袁世凯和孙逸仙为了获得各国的承认也为了夺取民国的统治权,最终致使“民四条约”签订,这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段祺瑞为了“武力统一”全国,向日方借了大笔借款,而因为北洋政局的不断变化,段祺瑞赖掉了“西原借款”。

日本人怎么可能甘心自己的钱打了水漂,段祺瑞下台了,日方直接找上了张作霖,可张作霖也不甘心变成日方的傀儡。张作霖一边找日方要钱壮大自己,同时又想方设法的防范日方。张作霖一直踩钢丝的行为,终于在南方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之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张学良主政东北,日本人让张学良称帝建国,可张学良怎么能同意呢,张学良以强硬的态度回绝了。日本虽然因为内部外部的原因,暂停了威逼张学良,但日本人把目标转移到了溥仪身上,只是静待时机。

张学良审时度势,直接易帜,这让民国完成了和平统一,但是张学良低估了自己的政争能力。

在国民政府高层的鼓动下,张学良发动了收回“中东路”的行动,可是东北军被苏俄迅速的击败了,而国民政府当初的承诺也都跟放屁一样,没有一样落到实处,张学良不得不独自派人和苏俄和谈。东北军的失败,也让日本人看到了东北军的外强中干。

常凯申重新夺回权利以后,直接开始“削藩”,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新桂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前期西北军和晋系对蒋军消灭桂军作壁上观,但是当桂系即将被蒋军击败之时,西北军和晋系直接对蒋军开战。

常凯申和张学良拜了把子,值此大哥危难之际,张学良再次让东北军精锐入关支援蒋军,由于东北军的加入,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常凯申,西北军以及晋系还有桂系再次被蒋军压制。

东北军精锐入关之后,关外后方空虚,这让日本人看到了可乘之机。民国20年,9月18日,日本人偷袭了奉天北大营。

常凯申认为日本人这次是小打小闹,并希望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寄希望于“国联”的调解。张学良根据常凯申的指导意见“勿给日人留下口实”,直接下令关外各部放弃抵抗,面对日本人的追击,也逐步放弃关外的基业,把东北军大部调入华北。

张学良已经看清了常凯申或者说国民政府“削藩”的意图,有“中东路事件”的前车之鉴,张学良宁愿放弃关外的家底,也不想独自面对日本人的进攻,并力保东北军不受损失以期“国联”协调之后,再凭借东北军回归东北。

但是无论是张学良还是常凯申,这次的算盘都打错了。日本早就对满蒙觊觎了几百年,此时已经把满蒙之地占据,怎么会轻易的就放弃到嘴肥肉。

“国联”是英、法控制的,美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这三方的政府连日本政府都看不起,更遑论是能看得起混乱的民国政府,甚至整个西方世界,对东方都存在着偏见。

这一点没有比常年在欧洲的白家感触深了。哪怕白莎丽曾经在比利时有巨大的声望,但这也只是个例。每年怀特集团以及Home集团都有高管妄图挑战白家的权威,不过这些挑战者们在被发现之后,都在短时间内不治身亡啦。

……

虽然从民国17年白家人先后离开上沪后,白景杉在民国22年又再次返回来国内。

夏末的时候,孙存周托人发来电报,称孙禄堂竟然已经直言不讳的向家里人说出了自己的死期,他希望白景杉能劝劝孙禄堂去医院检查一下,有病看病。

白景杉当即决定返回国内探望师父孙禄堂,因为白景杉知道,自己的师父竟然说了,拿到那個日子就一定会走。

等白景杉返回京城的时候,孙禄堂在家中仍然每日练拳,而且精神仍旧矍铄。在白景杉的力劝之下,孙禄堂才去了京城的西医医院进行检查,可是无论怎么检查,孙禄堂的身体都没有任何毛病,这让跟来的孙剑云放下了担心。

白景杉没有去掺和大宅门里的那些事,而是直接陪着孙禄堂回了完县老家。从回到完县老宅开始,孙禄堂就每天练练拳,写写字,这倒没什么,主要是孙禄堂除了喝点水,其他饭菜一口不碰。

白景杉刚开始还以为孙禄堂只是上了年纪,胃口不好,可孙禄堂这样持续了5天以后,白景杉就心里发毛了,赶紧给上沪的孙存周和孙剑云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回来。

等孙存周和孙剑云回来之后,无论怎么劝,孙禄堂还是依然每天只喝水,其他食物一律不吃。

两个人不明所以的看着白景杉,可白景杉也是一头雾水啊,而且这时候离孙禄堂说的自己即将离世的时间越来越近,白景杉给孙禄堂把过脉,可孙禄堂的身体依旧如在京城检查之时一样好。

孙禄堂偶尔还能笑着催促孙存周提前预备丧事,孙存周无奈,只能开始预备孙禄堂的后事。

到孙禄堂预言自己的去世日期的头一天,平时都早早睡下的孙禄堂特意穿戴一新的坐在花厅里。

孙家人本就不信孙禄堂的说法,但是见孙禄堂这样也没有办法,只能陪着,好在还有师兄弟们能在一旁陪着,大家都想着熬过这两天就好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