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4. 第41章 儒家已经死了(求打赏月票订阅!)
设置

第41章 儒家已经死了(求打赏月票订阅!)(1 / 2)


“哦?”

“我没有记错的话,荀卿之所以提出内圣外王的主张,正是因为他看到作为享有最高权力的君王,往往是和理想中的人伦之楷模,道德之典范相违背的。”

“所以荀卿才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主张。荀卿希望,未来坐在君王之位上的人,能够是圣人。本质上是希望君王能够同时是道德上的至善者,政治上的地位最高者。”

灌夫看着太子和御史,看两人说起话来,不仅是脱口而出,而且道理典故,就像取用长江水一样,根本用不完。

灌夫本来只识字,现在跟着扶苏,都快要把古代圣贤都了解一遍了。

原本灌夫本来觉得那些子都和自己么没关系,八竿子都打不着。

但是现在,灌夫终于明白他们之所以被尊称为子,是因为那些人会为和他们无关的人考虑,甚至会为日后的子孙后代考虑,为百年后的人考虑。

了解之后,灌夫就非常佩服他们。

不过,灌夫也发现了这些子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们说得很好,可是都不切实际。而且每个人都不切实际。

但是看太子这么纠结圣人和子的教诲,灌夫算是看出来了。

‘太子果然是对儒家心心念念。要是太子根本看不上儒家,就不会和张苍聊这些了。’

灌夫能看出来的,何况信呢。

让一個秦法家坐在身边,听国之储君与齐国的儒家议论施加到国中的政治理论和主张,这就让信琢磨不透扶苏的心意。

“荀卿认为,圣王应当选择忠良之人在身边,任用笃实可靠为官,兴孝悌之义,收孤寡无助之人,补救贫穷之人。如果这么做了,那么庶人将安于国政。庶人安于国政,随后君子安位。”

扶苏说着,张苍也跟着不住地点头。

但是忽然,扶苏话锋一转。

“可是早在十多年前,儒家就已经死了。”

这话猛地扣在张苍的心头。

扶苏说的是事实。

荀子在世时,诸侯王遍地林立,互相争霸,周王室没落。当时的天下,根本没有人再相信儒家那一套。

现在的儒家,只留着那些典籍。人已经没有精魂,只剩下一具具躯壳。

“到了现在,已经有人听到了儒家两个字,就对其嗤之以鼻。”

众人听着,不约而同地看向林信。

信瞪大双目,“一个个都看我做什么。太子说的是事实。我们秦国一贯主张实用,且不说儒家学说的很多理论会导致国家产生祸乱。现在的儒家,已经被诸侯国都抛弃。”

“一个根本无法使用的学说,还整日对外吹嘘,我看只会使得儒家学说更加一文不值。”

“而且老实告诉你们吧,我们秦法家,从来都不是对儒家嗤之以鼻,而是将其作为祸源看待。”

“按照儒家的那种做法,君王把民众放在肩膀上。你们觉得这可能做到吗?很多时候,儒家只是说得好听罢了。”

“人性本恶。贫贱的人尚且不甘心于长久地处在贫贱的地位上,何况地位高的人,又怎么会甘心把自己放在比民众更低的位置,甘心将他们托举起来呢。”

“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谬路。”

说到这里,信又冷笑了一下。

“说起来,当初我们秦法家之所以能够自成一家,实际上,就是看到了儒家的不切实际,所以针对儒家的观点,完善了法家的体系。”

“儒家主张性本善,而我秦法家主张性本恶。这两者看起来完全相对的理念,其实并不是各自发展起来的。秦法之所以能够帮助我秦国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因为秦法看到了儒家的不切实际之处。”

“某种意义上,儒家算是秦法家的先师了。”

信露出这样张扬且自信的笑容。

他们根本看不上儒家。

众人都纷纷点着头。

张苍像是被几只大狸猫逼到墙角的老鼠。他坐在扶苏的左手边上,只是看着坐得笔直挺拔的信。

太子嘴上也说不看好儒家,心里怎么想,很难琢磨。

张苍一时间找不出话来回怼。

不管怎么说,他坚信,要爱民,而不是驭民、用民、掠民。

张苍这个人,还是相当有原则性的。

他并没有见状就阿谀逢迎扶苏的‘表面意思’。

不过,谈到这里,扶苏忽而感慨道,“话虽如此,不过先人们的思想,始终值得敬佩。而荀卿,也着实不负天下儒者之大宗师的名号。”

“战火蔓延了百年,儒家早就被诸侯王抛弃。可是荀卿依旧坚持儒家“民为邦本”的政治主张。”

“他曾经引用了舟水之喻,认为君为舟,民为水。荀卿认为作为“舟”的统治者,一定要善待“水”。”

“君王要满足百姓的各类需求:首先,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家要赈济贫困、帮扶弱者、减免苛捐杂税,使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再次,荀卿坚持要让老百姓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使自己能由社会的底层逐渐上升到中层甚至上层去,荀卿希望民众内心深处能够产生想过上良好生活的愿望。这样民众才会对国家有信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