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4. 第97章 大王明察(求打赏月票!)
设置

第97章 大王明察(求打赏月票!)(1 / 2)


在韩非递上他新的文章前,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整个咸阳城内,上上下下,早就刮起了一阵流行韩非学说的风气。

而这种风气,因为秦国国力的影响,也遍传六国。

这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毕竟韩非是能够在史料严重匮乏的秦朝历史中被记录一笔的人。

但是韩非的文章流传甚广,不代表他会像他的老师荀卿一样名满天下、得到世人的尊重。恰恰相反,韩非成了臭名昭著的人物。

就像在秦国百年前的商鞅一样。

当韩非来到嬴政的宫殿里,嬴政眼里甚至带着看娇弱美人一般的疼惜之色。

赵高见了,眼底也埋了一把刀子。

当初大王见韩非写的《孤愤》、《五蠹》之书,拍着大腿感慨,“写得真好啊!寡人若是能够见到这个人,与之同游畅谈,就是死了也值。”

这番话传出去,是真的引得无数士人伸长脖颈、侧目不已,他们纷纷对这個韩非感到不满。

就因为他的一篇文章,这是嬴政第一次显露出他昏君的潜质。他竟然急切地发兵攻打韩国。韩王一开始也不重用韩非,等到情况紧急,于是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虽然大王一直都很喜欢韩非,但是从来没有重用过他。

但是这种让他住在宫中,还与太子同宫的殊荣和待遇,更是让所有人羡慕不已。

但是即便嬴政有意保护这个人,不重用他,不将他暴露在群臣的视野之下。

韩非还是惹起众怒。

因为他写的书,字字诛心。

朝中群臣读了,多有唾骂此人不识时务、不识抬举。

韩非的文章取悦了秦王,但是却得罪了秦国的群臣。

时隔一年,秦国攻打韩国,在这种时候,韩非来上谏了。

-----------------

赵高知道大王和韩非私下又有话说,于是主动请辞出去。

嬴政越来越喜欢赵高了,因为他总是能够猜对自己的心思。

嬴政刚刚才得到消息,姚贾已经贿赂到了赵国的丞相,赵相正在拿着成箱成箱的珠宝去取悦、说服赵太后。

因为赵王信任重用李牧,李牧大破秦军,此举威胁到了赵相在朝野中的地位,而且李牧赢得赵国军心大振,赵王本人也对李牧稍有害怕。

赵王本来不对李牧抱有信心,何况赵国连年丢失城池。赵王几乎相信,不久赵国将要败亡在他的手上。

但是李牧却像是天降救星,奇迹般地扭转了战局。

赵王因此很信任李牧,继续给他重任,但是秦军来打赵国时,赵王将李牧当做救星。

一旦秦国撤军去攻打韩国,赵国暂时性地没有了危机,很快赵王就不喜欢李牧了。

赵王觉得李牧太厉害了,要是继续让他带兵,他的部下就会把旗帜换成‘李’、而不是‘赵’。

于是乎,没过多久,李牧就被换下去了。

嬴政得到这个消息,自然兴奋不已。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韩非来了。

嬴政望着韩非,他还是那个样子,肃穆、冷静,一心求死而已。

“大王,姚贾此人不可用。请大王明察。”

韩非继续说着。

嬴政只是很平静地说,“寡人知道,你说的这些,都是真实的。姚贾的身份确实是这样。”

“寡人一直都明白,有些事是你自己想不明白。”

韩非一脸震惊之相。

他是个书生,见识只在书本和对韩国君臣的观察之中。

他了解一个国家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君不明,臣太强。君臣权力掣肘,导致国家的政令不够统一,好的政策没有办法得到长久的贯彻。

诸侯国国主并不都是昏庸之辈,只是他们想出来的对百姓好的政策,往往下达过后,因为触犯既得利益者,很快就泡汤了。

于是久而久之,就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到了最后,君王感觉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这样对百姓的折腾还是最小的。所以在这种泥潭里,君王越是对下级下达诸多政令,百姓对君王越是怨怒。

只有政令通达,才能做到人心齐和。

可是,一旦来到秦国,这个不一样的世界,韩非就发现他过去的经验和学识完全失灵了似的。

韩非懵了,这和他想的不一样。

他以为秦王会对此勃然大怒,可是并没有。

殿内陷入一片沉寂。

深秋已经到了,寒冬也在眼前。

殿内已经放置了两个火盆。

“非,你可知道寡人自幼便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统天下,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寡人不会因为赏识你,因为你一个人就放弃攻打韩国。”

“很快,寡人将要灭掉韩国。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见寡人吧。今天的事情,寡人只当做没有发生。”

“你退下吧。”

嬴政说着,手已经提起了笔。

他那双狭长的眼睛已经看向了铜案上的奏简,旁边的锦盒上盖着一块红布。

顶着厚重的发冠,可是嬴政始终保持身体坐的正直,持笔的姿势非常规范,每一个落笔的字都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