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4. 第174章 循环的好处
设置

第174章 循环的好处(1 / 2)


国内加大马力的生产。

只是,却有个重要的问题。

铁矿。

聂力早在最初,就下达了一个政令。

那就是,每年本土开采铁矿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各个地方,会根据储量,进行一个折算。

每年不得超过这个数量。

如果超过,当地的负责人,会受到处罚。

所以,一面要求全力生产,另一面又要求不允许多开采。

这简直是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当初,不少人还反对来着。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凭啥就不能开采?

但,对此,聂力只有一句话。

那就不给儿孙留了?

一下子,就激起来了这些人骨子里的观念。

是啊,我们这一代把资源开采完了,下一代怎么办?这是一种沉浸在国人骨子里的观念。给儿孙留东西。

但,工厂要生存啊。

怎么办?

逼得没办法的人,纷纷派人去寻找材料。

最终,周围几国,勘探了不少。

于是,大面积的商业活动开始了。

围绕着资源,矿产,也着实让周围的几个小国赚疯了。

那可是赚的银元啊。

按照银元现在坚挺的程度,妥妥的高资产啊。

衍生了无数的小国矿主,这些矿主,只有一个任务,那就伺候好华夏的爷爷们。

财神爷。

也是爷!

而,开采,自然又需要人手。

就造福了不知道多少的小国居民,如此往复,经济蓬勃发展。

百姓有钱,敢花钱。

国家有钱,雇佣华夏的建筑团队,买华夏的建筑材料,就可以提升国力,搞建设。

甚至,还可以跟华夏买军火,提高生存能力。

这样的美事儿,挝国几国都美坏了。

他们也算是吃到了第一波跟着华夏混的红利。

让南洋诸国,也羡慕坏了。

这就叫经济。

经济循环起来以后,这些国家,都是华夏的下游产业。

在东南地区,现在经济循环的初级生态已经建立起来了。

输出,自然也会随着这样的潮流开始。

你跟华夏人做生意,是不是要学一些汉语?

学了汉语,是能交流了,但是为了更好的拉倒订单,买到东西,是不是要跟华夏的商人,甚至官员打交道?

打交道的时候,人家喝酒唱歌,吟诗作对,巧了,你不懂,那咋整?

学呗?

不然,凭啥人家给你一个啥也不懂的人订单?

而他们的学习,自然又带动了整个社会层面的学习。

向往。

在周边几国看来,有钱人,有势力的人都这样?那我们也得跟上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

于是乎,各种汉语培训班,应运而出,各种文化速成班也不断的崛起。

据不完全统计。

自聂力这个政策实行不到半年里。

国内稍微能识文断字的人,都能拿到高薪。

为啥?

去国外的培训班教教语言也可以谋生啊。

而这样的形势,未来势必会导致,周边这几国受华夏辐射上千年的国家,更有向心力。

离不开华夏的圈子。

这种圈子,是打不来的。

可以这么说。,

如果现在挝国的国会不想跟华夏走,或者是想反叛华夏投入西方的怀抱,你就看看民众和中层能不能答应吧。

他们是切实的利益既得者,你跟华夏作对就是跟钱作对。

这样的捆绑,极其牢固。

那么华夏亏了吗?聂力亏了吗?也没有啊。

不说别的。

光是布匹倾销,没有贸易关税壁垒,更有华夏租界贸易区,这几点就够聂力赚的了。

更别提其他日用品了。

原本的南越王室,早就下台,现在上来的是南越民主联盟的人。

民主联盟自然就是为了百姓的嘛。

一上任,大刀阔斧跟着华夏走。

正当华夏的上下游企业,如今搞得有声有色。

阿泰,是个地道的南越小贩。

从最初只是满山的当货郎,到后来骑着自行车托运货物,再到现在,从南越的国都租下来了一个小小的店面。

未来还要攒钱把店铺买下来。

生活质量改善的不是一星半点。

就拿以前说,以前阿泰的货物很简单,就是什么简单的本土货物,但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铁轨修建到了华夏租界贸易区。

每天都有成批量的货物下车,他们再通过华夏人的商行,批发。

然后到自己的小店里贩卖。

上到一些大样的家具,下到一雪白盐和进口奶糖,红方,物质上的选择太多了。

每一批东西,他们都有足够的利润。

阿泰现在的梦想就是把女儿送入华夏人建立的学堂。

让女儿拿到龙卡。

但,那个太难了。

“女儿啊,以后你要好好学习啊,拿到了龙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