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春棠香暖
  4. 第110章 宫闱
设置

第110章 宫闱(1 / 1)


唐氏道:“何必做那样的恶人。我也是有女儿的人,将心比心,也做不出那样的事儿来。”

岳氏则道:“嫂嫂您原就是心善之人,就算您没女儿,不必将心比心,您也做不出那等恶事儿。”

唐氏也没再否认岳氏的话,只笑着道:“总之,你是帮我解决了一桩心事,我是要谢你的。”

岳氏也笑着:“嫂嫂若谢我,不如也帮我一个忙,去帮我劝劝你那侄女吧。人大姑娘亲事都定下了,她到现在还未开窍,要带她出门去应酬,她只推脱说不急。”

“不急不急!马上一晃眼就十五了,还不急呢?”

唐氏却觉得这没什么:“十五大吗?也不大啊,咱们这样的人家,把姑娘留家里留到十七八,也不是没有。若遇到那些个好人家,愿意待别人家姑娘好的,还好些,若是万一不幸,遇到那些难缠的公婆叔子姑子,姑娘的日子才苦呢。如今,是她最能享到福的时候,不如随她去。”

被嫂嫂这样一说,岳氏倒沉默了。

虽然她心里不是那个意思,不是要赶女儿走,但嫂嫂的话无疑也是正入了她心坎儿。

是啊,姑娘家还是留在娘家时日子过得是最好的。

她的婆母嫂嫂其实都对她极好了,可比起从前闺阁时来,她还是怀念从前无忧无虑的日子。

“这世道便是如此,女子总归是要嫁人的。若可不嫁人,能留家里当一辈子姑娘也没人说,只要棠儿愿意,我也由着她去。可既是要嫁出去的,就总想着赶紧趁早给她觅个良婿。”

“我也是怕,怕如今错过了徐家、云家这样的人家,往后再说不上比这些更好的了。”

“棠儿不肯,自然有她不肯的原因,我们当父母的,只能劝导,不能逼迫。依我看,棠儿可不傻,她聪明着呢。若她不肯定下这两家,必是这两家的儿郎都没那么好,她知道些什么。”

唐氏不免也劝岳氏想得开些:“外面把哪个郎君、哪位娘子,传得再千好万好,那也未必是真,势是可以造出来的。鞋合不合适,只有脚才知道。婚姻之事是大事,为儿女定下前,总是要好好费一些心思的。”

“你也别急,徐家云家那边先都走动着,多了解了解,总没坏处。”

“是,嫂嫂说得是。”岳氏低头听训。

唐氏今日过来,除了相谢外,自然还有另外一件事。

她是见邵姨娘最近一直没什么动静,她怕她是在憋什么幺蛾子,故特来提醒岳氏的。

“凭我对她的了解,她不会就这么轻易作罢的。这会儿这么悄无声息的,许是在憋什么大招,你万不能掉以轻心了。”

岳氏立刻说:“我知道的,我一直派人盯着那边。”

“那就好。”唐氏点到为止。

她知道岳氏忙,所以也没多打扰,该说的都说了后,便起身作了别。

.

朝堂上最近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令本就只是表面平静的上京城,立刻更是云涌翻滚起来。

最近大家都不太敢出门去,外面街道上,各坊间,四处都是游走的官兵。有京城卫营赤火营的兵,也有禁卫军的兵。

甚至,舜和帝还临时调了临州的兵将来护卫京都城。

军中几方势力相互制衡着。

舜和帝也是怕自己这突然的一病倒,会首先令京城的军卫先起了贼心。

圣上前两日早朝上时,突然晕了过去。

当时整个朝堂都乱成了一锅粥,生怕天子就此撒手人寰后,天下将有一场大祸将至。

但还好,事后没多久,圣上就醒了。

太医诊断,说是天子最近操劳过度的原因,需要好好将歇几日。

天子已是暮年,虽然如今早朝已改为隔一日上一次,但于年迈的舜和帝来说,这仍是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

如今彻底病倒,舜和帝也认了命,不再做挣扎。

这几日京中百官都被免了早朝,顾呈砚也就顺理成章的歇在了家里。他所在的衙门是清闲的衙门,领的也是闲差。

每日过去,同僚们议的都是朝堂上的事情。

顾呈砚怕惹事儿,并不想和大家一起谈论这些。所以,这几日索性连衙门也不去了,只留家中日日和新纳进门的柳姨娘温存着。

.

宫里,静养了几日后,舜和帝的身子一日日好了起来。

可虽看着是大好了,但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已是暮年,就算再养得好,他也早不如当年了。

为了朝堂,为了天下苍生,他不得不认清现实,不得不向命运妥协。

皇后早已薨逝,如今陪在舜和帝身边的,是陪他一起从潜邸过来的曹贵妃。

曹贵妃比天子自是要年轻些,但她年纪也不小了,已经过了六十。

眼见着昔日姐妹一个个都离自己而去,如今这个枕边人也一病不起,曹贵妃不免心中万般感慨。

年轻的时候也斗,和皇后斗,和淑妃贤妃斗,争宠,争权,为自己和儿子的将来铺路。

可到头来,她们都是输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