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4. 第827章 人心乱果有甜意4
设置

第827章 人心乱果有甜意4(2 / 5)


即便是慕容恪也有些震撼于慕容垂敏锐的眼光和军事才能。

慕容垂攻破长安说来简单,但在进入关中这种人生地不熟的陌生之地之后,能抓住那一闪而逝的长安防御空窗期,果断发动奇袭这不是一般将领有勇气的。

而且能在燕国骑兵狂奔之后,不作停歇的进攻长安并且击败长安守军,这种兵贵神速的打法,极其优秀,要知道慕容垂还没有二十岁!

慕容恪读罢这封信就知道这是他们兄弟二人的好机会,或者说这是慕容垂的好机会,在河东的时候,他给慕容垂请封,就是为了关中,现在慕容垂直接将前置条件。

那接下来就是他在蓟城看能为慕容垂争取到什么了。

他沉思良久后,写了一封信交给慕容垂。

慕容垂在攻破长安后,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关中的问题,他带来的都是武将和士卒,在这个时候,有两个人来到了他的身边给他出主意,一个叫杨成,一个叫王猛。

杨成出身算是关中望族,弘农杨氏,在后汉末年的时候开始崛起,在魏国中一直都不温不火,不过正因为不太兴盛,所以没太遭到曹氏的打压。

在慕容垂进入关中的过程中,他是主谋者之一,他和大多数只想找一个保镖的士族不一样,他的目标是辅佐慕容垂,最终成就大业。

王猛就更简单,他本来是青州人,但燕汉间常有战争,燕国骑兵虽然攻不下城池,但却能纵横驰骋,南方往徐州同样是战乱,于是王猛就跟着家人颠沛流离,往比较安定的并州走。

王猛出身贫寒,所以经常接一下有工钱的活计,没想到慕容恪给慕容垂安排人时,将王猛安排到了慕容垂手下。

在慕容垂冲进长安后,一时陷入政治迷茫中时,王猛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王猛和杨成出身不同,但却怀着同样的目的,在慕容垂控制了长安后,就向慕容垂进言道:“关中乃是周秦汉三朝兴盛之基,是王者之地,大王英姿盛容,何不以此为根基,笼络四方豪杰,成不世之功呢?”

慕容垂虽然是燕国臣子,但他知道自己被皇帝和太后所排斥,燕国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同样想要占据关中,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地位。

但他又不可能直接造燕国的反,而且现在他就连关中都没有拿下来,他对政治又没有什么主意,于是便问杨成和王猛道:“我军悍勇,但人数少,关中纷乱,需要监管,但军队分散那么力量就会变小,军队不分散则不能照应广大的关中,本王该要如何做呢?”

见到慕容垂在获得了这么大功劳后还是很清醒,二人先是同时松口气,而后对视一眼,颇有些争锋的味道,杨成说道:“大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认为什么叫做民心?”

慕容垂直接跳过自己猜测的那一步问道:“先生请直言。”

杨成斩钉截铁的说道:“所谓民心就是钱货、粮食、人口,能得到这些的就能够得到天下,失去这些的就会失去天下。

百姓喜欢仁慈的君王,仁慈的君王就能够得到这些,百姓喜欢英武的君王,英武的君王就能够得到这些。

大王想要拥有关中,就要得到关中的民心,就要让关中的百姓甘愿奉上钱粮和兵卒。”

谁是百姓?

当然是杨成他们这些人,王猛面无表情,虽然他秉持着打压豪强的策略,但他知道现在的关中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他赞同了杨成的观点。

慕容垂闻言有些犹豫,因为杨成说的和他的兄长慕容恪说的有些不一样,他犹豫了一番后说道:“先生,待本王思索一番。”

在慕容垂有些犹豫的时候,他收到了慕容恪的回信,厚厚的一沓纸张,他立刻就知道兄长有许多话要和自己说,连忙拆开读了起来。

慕容恪在信中对慕容垂谆谆教导道:“七弟,你能在关中造下大业,为兄甚是欣慰,你果然是我慕容氏中的麒麟儿,数遍宗族也找不到你这样的大才。

为兄在思考,这世上有多少人的大业如同流星般转瞬即逝,又有多少人能够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成就一番不朽的功业呢?

思来想去,有一些话想要和伱说。

你进入关中时,兵微力寡,现在定然艰难。

但不要懈怠,当年汉光武帝孤身走五州,袁本初入河北,汉宣烈帝刘备走青州,乃至于刘表单骑定荆州,还有那豫章郡公洛子楚坐断东南,大多还不如你。

所以你不要有什么犹豫之心。

若是有绝强的武力,那自然是有宽松的余地可以转圜。

但没有绝强的武力,并不是一定不能辗转腾挪,为兄曾经和你说过,士族是开刃的利剑,是侵害国家之人。

但那只是对我大燕而言,因为我大燕是以军功勋贵起家,百姓头上已经有了一层不事生产的人,所以不能再负担士族。

但在没有这么多军功勋贵的地方,得到士族支持的人,就能够夺取天下,这是放置四海皆准的道理。

在你此番进入关中后,应当已经领教过士族的强大,他们襄助你很快掌握了局势。

接纳他们,这是你掌握关中的关键。

但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人天然就会效忠你,士族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