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4. 第669章 尽入彀中
设置

第669章 尽入彀中(2 / 5)


汗马功劳可言吗?

我对江东又有什么贡献是值得自豪骄傲的吗?

细细数来却是找不到片瓦只砖。

只不过是依靠了顾氏门第的资格,而受到江东士人的奉承罢了,却因此而如此的得意忘形。

这是恃豪忘敬、谦虚不足啊,如今遇到孙坚这样的豺狼于是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之中,这难道不是对过去的惩罚吗?

现在得由您的提醒,于是使我等从其中挣脱出来,是应当招揽出生在扬州以及流寓在扬州中的贤能之士啊!”

桥巍陡然睁开了眼睛,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在桥巍看来,这些人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见到桥巍的反应,其余五人心中忍不住稍微松了一口气。

身为洛氏曾经的分支,桥氏的祖先是号称“邦周天命最后的余晖”的洛武公的亲弟弟,后来又有祖先追随了昭圣王洛陵那么多年,还在昭城之中生活了那么多年,对洛氏极其的了解。

洛氏虽然一直以来都追求公平一点,进入汉世以来,对世家豪强大族持打击的态度,但并不是那种酷吏风格,一定要将世家豪族连根拔起的态度。

因为洛氏相当的务实,当年洛文公改革的时候对大贵族大奴隶主妥协,洛宣公改革的时候对一部分大诸侯开刀,对另外一部分大诸侯妥协,这都是务实的表现。

世家豪族存在的根基以目前来看是难以摧毁的,那洛氏要的东西就改变了,只要这些世家豪族保证风气是向上,保证价值观是正确的,以及能够给底层留上升通道就足够了。

换句话说,你是世家豪族,生来就富贵,这是你的福气,那就好好当个道德高尚的好人,不要依仗着家世去干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这就足够了,这并不难。

而且洛氏是相当念旧情的家族,可不是那种大公无私的圣人家族,一般来说只要不做过分的事情,洛氏都会给旧人一个体面的结局。

这些吴郡士族既然选择了相信洛楚,只要后续不搞骚操作,那洛楚不会让他们吃特别大的亏。

洛楚听到顾雍这番话,又看了另外几位吴郡大族家主几眼,同样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江东的,站在这片土地上他有一种颇为心安的感觉。

吴郡士族表完态,洛楚知道是自己应当表态的时候了。

他的神情很是放松,但是眼神以及声音却很是认真的说道:“楚有一番话想要趁此而言。

这世上有主动去招纳贤才而使自己受损的吗?

纵观一千三百年史册,未曾见过这样的局面。

百年后汉,士族多在郡县之中盘踞,若不是万不得已,是没有士族愿意出奔到异地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离乡卑贱啊!

但是中原乱战,破家灭门幸存的士人,躲避战乱的士人,又是何其之多呢?

这些士人有的流寓在江东,有的流寓在荆州,等待着明主的出现,我前些时日便得到了一个士子,名为诸葛瑾。

乃是徐州琅琊郡的诸葛氏子弟,之前到江东游学,结果因为战乱没有返回徐州,就在江东流寓。

这诸葛瑾有大才,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风物才能,都是上上之选。

前些时日岳父同我说,在庐江郡中有望族子弟姓周名瑜,字公瑾,同样有大才,是江东少有的风流人物。

我当时就惊奇道:既然有这样的风流人物,为什么不将之收揽于吴郡之中呢?吴郡乃是扬州精华之所在,吴郡六姓乃是江东士林之冠冕,若是伸出橄榄枝,难道会有人不愿意接受吗?

周瑜是扬州本地的贤才,诸葛瑾是流寓而来的贤才,这样的人在江东还有多少呢?

让这些的大贤之人流落在江东的山水之间,而不能尽用,等到孙坚这样的人攻上门来,却要高呼为之奈何!

长此以往,不过是强者过江即为江东之主罢了。

到了那时江东士族又要如何自处呢?

固守的人一定会被天下所淘汰。

既然诸位家主都做出了选择,那之后楚会向整个江东发出招贤令。

这将会是诸位所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

顾雍等人皆带着些许的羞惭之色,洛楚是个还未曾加冠的少年,但是却已经看的如此通透,顾雍沉默了一下又问道:“公子,不知道这招贤令要如何招贤啊?”

虽然是要召集贤才,但到底怎么招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招贤令这种东西代表着大量的人事变动,他们虽然决定要出让利益,但出让多少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情。

如果这一次出血太大下一次还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出血都说不准了。

洛楚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心中实际上早就有腹稿,朗声说道:“此次招纳贤才主要是招纳那些真正的大才之人,是要优中选优,贤中取贤,武要万人敌者,文要白衣卿相。

至于基层官吏便依旧按照旧制,希望诸位众志成城,毕竟改变基层吏员是我所不愿意去做的。”

听到洛楚的话众人终于放下了一些心,如果只是要招纳贤才之士的话,那对他们的冲击还是不太大的。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然后一起离开了这里,等到几人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