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880章 赖氏传奇(下)
设置

第880章 赖氏传奇(下)(2 / 2)


师、辅助伐蜀的大旗,侵吞长江上游土地。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前蜀的时候,高季昌就通过这种手段把荆南辖区扩大到七个州,成为荆南政权的最鼎盛时期,随后才稳定为三个州,而这其中除了最初的荆州(江陵城)外,另外两个——归州、峡州,也是那时候夺取的。

所以挑拨中原与蜀、淮的关系,既能使荆南免遭战火,又能利用政治上的对抗攫取经济利益,一举两得。

高保融险些成功。

前文有叙,柴荣确实开始谋划伐蜀,并已经调兵遣将,安排粮草转运等战前事务。

高保融听说后大为欢喜,立刻上疏主动请缨,说荆南愿做伐蜀先锋军,以水军攻击长江上游目标,望组织批准!

柴荣也很高兴,谁说高赖子可恨?瞧,多可爱,多么忠于我大周!于是下诏褒奖。

可等柴荣冷静下来之后,还是取消了这次被“爱国贼”高保融绑架的伐蜀战争,没有为高赖子家族火中取栗,而是北伐幽燕,即“北定三关”。

荆南自后唐以来,是“数岁一贡”,与中原的关系若即若离、百转千回,而到了后周时,则是“无岁不修职贡”,每年都进贡。

高保融对柴荣表示,这些器械金帛,虽然贵重,但也属于寻常物品的范畴,不足以表达我对上国的恭顺,这样吧,我把我弟弟(高保绅)送到朝廷里当人质吧。

柴荣于是更加喜欢高保融了(周主益嘉之)。

高保融尽其所能地讨好中原,不仅换回了表扬,还换回了实际的实惠:

在后梁时期,高季昌刚刚领到荆南根据地的时候,干爷爷朱温给了他五千牙兵,当时荆南百废待兴,只有残垣断壁,活人都没几个,根本无法供养这五千兵,于是朱温就帮干孙子报销五千人的全部开销(牙兵衣食皆给于梁)。

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时,则是以每年一万三千石盐来代替,但高季昌很快就与后唐决裂,转而向淮南称臣,这部分政策性补贴也就从此终止。此后即便与中原恢复宗藩关系,由于年代久远,世殊时异,这部分补贴也就没再恢复。

一直到如今,后周“三征淮南”后,由于高保融的“忠心爱国”,柴荣才又重新恢复,以泰州盐监出的食盐补贴高保融。不同于“赐绢一万匹”等一次性奖赏,这是每年都有的,细水长流,为荆南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你们总说我是中原身边的一条狗,今天,我就想让你们这帮瞧不起的人、认为我是废物的人,都好好看看,当狗有什么不好!”——高保融

柴荣最终放弃伐蜀,转而北定三关,然后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柴宗训即位,给高保融加守太保,高保融趁热打铁,表奏自己的长子高继冲为荆南节度副使。

赵匡胤建立大宋后,高保融对中原日益恐惧。柴荣志在削平四方,一统四海,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宏伟志向,而赵匡胤更是继承了柴荣的衣钵,统一天下,志在必得。小小荆南岂能不惧?

于是,从原来的一年一贡,改成了一年三贡。

赵匡胤对他恩礼有加,给他加守太傅。

但高保融依旧惧怕不已,竟然在半年多后,惊惧而亡。

赵匡胤正月夺权,高保融8月病逝,也就是说,前面的“一年三贡”其实应该是“8个月内三次进贡”。足见高保融的恐惧程度。

建隆元年(960)8月,高保融病逝,享年41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噩耗传来,大宋为之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赠太尉,赐谥号“贞懿”(一作“正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