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827章 握手言和
设置

第827章 握手言和(2 / 3)


霸主、问题儿童——南唐的强势存在,才使得吴越国、南楚、荆南等长期以来尊奉中原,狐假虎威,平衡淮南势力的威胁。

简言之,南唐所带来的地区威胁,才是后周在南中国的群众基础。

而一旦南唐的地区优势消亡,那么世殊时异,这些南方诸藩对待中原的态度也许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巨大转变,与后周变友为敌,以求自保。

柴荣充分利用了南唐的地缘政治因素,给予其重创,瓦解它对中原的威胁,但一定要暂时保证它的存活,让他对南方诸藩保持有效的威慑,从而保证南方诸藩对中原的向心力。

其次,是避免战线过长,保存实力,应对北方的威胁。

两次“晋州之战”和“高平之战”,已经给北汉造成了致命创伤,新袭位的刘承钧无意开疆拓土,只求保境安民,史书上也说刘承钧一心休养生息,不敢南侵。

不过,在柴荣征淮期间,刘承钧还是趁虚南下,到隰州偷野。虽然较为轻松地被后周边防军击退,但这足以说明柴荣必须在中原留有足够的力量,以抵御有可能地北方侵略军。

北汉,不能置之不理,而契丹,更不能掉以轻心。柴荣南打虎,还须北防狼。

第三,则是避免火中取栗。

世宗三征淮南,才打出今天的局面,而在胜利前夕,着名的政治投机家、“赖三代”荆南高保融,突然出兵鄂州,名正言顺地碰瓷后周,抢夺胜利果实,吴越国和湖南(原南楚)势力也跃跃欲试。

如果柴荣发动渡江战役,那么后周必将为此承受巨大的代价,顶在前排吸收伤害,而两浙、荆南、湖南等势力则坐享其成,并且事后后周还要感谢三家的“帮助”,三家占了便宜还卖乖,后周只能吃哑巴亏。

最关键的,就如第一条所说,随着南唐的灭亡,三家很有可能瞬间站到后周的对立面。柴荣此时灭南唐,就等于是割自己的肉,来喂养自己的敌人。而如果后周渡江失利,那就更是前功尽弃了。

所以发动渡江战役,对后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双方在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和谈圆满结束。

柴荣给荆南、吴越国等下诏,命令他们退兵,赐给吴越国绢帛三万匹,赐给荆南高保融绢帛一万匹;派大将宋延渥率领水师在长江上巡逻警戒;给杨行密、徐温安排专门的守墓人户,官府划拨专门款项;南唐群臣有祖坟在江北的,也安排人保护,定期维护。

南唐派冯延己送上一封“买宴表”:

“臣闻盟津初会,仗黄钺以临戎;铜马既归,推赤心而服众。”

——开头先称臣,然后一通五彩莲花屁。“盟津初会”,把柴荣比作周武王;“铜马既归”,把柴荣比作汉光武帝。

“皇帝量包终古,德合上元,”

——柴荣同志伟大光荣正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帝,欧耶\(^o^)/

“以其执迷未复,则薄赐徂征,”

——只因我执迷不悟,柴荣同志就赐给我一点小小的教训,把我从错误的悬崖边拉了回来,让我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是柴荣同志拯救了我,让我沐浴了温暖的阳光。

“以其向化知归,则俯垂信纳。”

——当我参与改造之后,柴荣同志又欣然代表组织接纳了我这个迷途羔羊。

“仰荷含容之施,弥坚倾附之念,”

——我跪地仰视强人,感谢柴荣同志的宽容、博爱,不计前嫌,收容我、改造我,使我更加坚定了拥抱组织的决心,从此以后誓做柴荣脑残粉。

“然以淮海遐陬,东南下国,亲劳玉趾,久驻王师,以是忧渐,不遑启处,”

——我们是地处东南一隅,偏远荒凉,却要劳您大驾,不辞辛劳,贵足踏贱地,只为教育我、改造我,帮我进步,每当想到这里,我都无比惭愧自责,于是乎,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斗胆提出来,如有冒失之处,还望您海涵,这个请求就是……

“今既六师返旆,万乘还京,和申解甲之仪,粗表充庭之实。”

——老乡别走,来都来了,就让我略尽地主之谊,大家吃好喝好。

随表而来的,就是李璟的一点小心意:银、绢、钱、茶、谷百万。

柴荣很高兴,你看,打一顿,态度好多了。

几天后,李璟又派临汝郡公徐辽、客省使尚全恭出访,送来“买宴钱”,以及另一封买宴表,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辞指甚哀”,不再细表。

战争终以和谈结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后周与南唐之间保持了频繁密切而友好的交往,南唐的钟谟和之前被俘虏的冯延鲁,化身友好特使,多次往返于中原、江南,双方礼尚往来,亲密无间。

一次,李璟派儿子李从善与钟谟出访后周,柴荣忽然问钟谟,“你们江南的军队还保持操练战备吗?”

钟谟连忙矢口否认,说我们已经称臣于上国了,哪儿还敢搞军队建设啊!我们可乖可乖啦。

柴荣却摇摇头,很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之前咱们是仇敌,现在则是一家人了,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道是世事难料,将来的国际形势会往哪方面发展,都很难说。回去告诉你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