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824章 征淮之楚州战役(中)
设置

第824章 征淮之楚州战役(中)(2 / 2)


使吴越国,对他们说:“你们虽然去的时候要冒险泛海,但回来的时候,淮南必然已经平定,你们就可以走陆路了。”如今,柴荣兑现了当时的诺言。

海州是南唐东北重镇,是南唐势力伸入淮北地区的桥头堡,也是南唐在淮河流域最后一处据点;静海军是南唐心脏地带的东大门。随着两地的沦陷,南唐的防线已经收缩进长江以南,淮河上最后一处据点——楚州,即将步濠州后尘。南唐只能眼睁睁望着后周将它收入囊中。

如今,楚州已经被围40余天,柴荣坐镇城北督战,诸将无不奋力争先。其中赵匡胤率本部兵马昼夜攻城,麾兵登城。

不得不说,虽然南唐总体表现很拉胯,但在地区战役中,南唐英雄辈出。淮河上,刘仁瞻创造了寿州奇迹,濠州郭廷谓亦可圈可点,而楚州同样出现了一位传奇英雄——张彦卿。

面对后周强大的攻势,楚州防御使张彦卿丝毫不为所动,指挥守军坚持抵抗,誓与楚州共存亡。

某日,张彦卿与诸将正在城墙上指挥战斗,忽有一人跪在张彦卿面前,流泪说道:“周强唐弱,势不足支,而外无一兵一粮之援,城池沦陷只在旦夕之间,为何还要让全城军民白白送死呢?不如抓紧投降,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势已至此,即便投降,也属于力屈而降,就像刘仁瞻和郭廷谓一样,会受到敌我双方的共同尊敬。诸将于是齐刷刷看向张彦卿,等他定夺。

张彦卿先是沉默片刻,随后微微点头,抬手指向诸将的后方,“快看那儿!”

诸将赶紧回头观望,是后周撤兵了还是我方来援了?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诸将回头的一瞬间,张彦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佩剑,“唰!”地一下,将眼前这位泣谏降周的人斩首。

大家回过头来,看到地上滚落的人头,全都惊呆了。

因为被砍下脑袋的这个人,是张彦卿的亲儿子。

张彦卿拎着人头的发髻,将人头捡起来,向诸将展示,双眼流着热泪,眼神却更加坚定,他向诸将慷慨陈辞道:“他是我亲儿子,劝我降周。我受李氏厚恩,唯有以死报效,此城就是我的葬身之地。诸位如果打算投降,请自便,我不阻拦,但不要来劝我,否则就跟他一样!”说罢,就将儿子的人头猛掷在地。

诸将先是一阵惊愕,然后全都感动哭泣,纷纷表示誓与楚州共存亡。

最后,后周使用洞屋靠近城墙,利用洞屋的掩护,在城墙上凿洞,然后填满柴薪,再放火焚烧,把城墙烧塌,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后周终于攻克了楚州的城墙。

然而张彦卿并未放弃战斗,在他的指挥下,残余守军在城内结成阵列,与后周转入巷战。

巷战从早至晚,由于寡众悬殊,张彦卿且战且退,最后退入楚州府衙,仍以府衙为最后的据点,坚持战斗。

箭矢用尽了,长矛折断了,刀剑砍钝了……张彦卿用光了所有武器(长短兵皆尽),于是抡着马扎(胡床)继续血战。

张彦卿和他的部下兑现了诺言,自防御使张彦卿以下,包括监军郑昭业在内的一千多人,全部阵亡,至死无一人投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