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744章 我等的胡子都白了
设置

第744章 我等的胡子都白了(2 / 2)


辞让尚父、大丞相、殊礼,但接受了封邦建国,开始着手在南吴建立属于他的“齐国”,向着篡权夺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公元936年正月,徐知诰正式在昇州建立元帅府,设置文武百官。荆南“赖二代”高从诲写信劝徐知诰登基称帝。非常懂事。

本年年底,杨溥宣布将昇州升格为西都。禅让的程序在持续推进中。

徐知诰迫切地需要得到淮南集团元老勋旧们的认可与支持,比如李德诚、周本,这两人全是辅助杨行密夺取淮南的元老勋旧,德高望重,于是徐知诰向二人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打算让二人带头拥护自己。

周本悲愤不已,说道:“我蒙受先王杨行密大恩,无以为报。自从徐温父子掌权以来,我就一直痛恨自己无力解除杨氏的危难,现在居然还想让我带头篡夺杨氏基业,怎么可能!”

然而他的儿子周弘祚却劝他看清现实,识时务者为俊杰。

最后,周本万般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昧着良心,跟李德诚一起,率领全国各将领去扬州,联名上疏杨溥,陈述徐知诰对国家的贡献,请求杨溥能够效仿先贤,让位于有德之人然后再去昇州,劝徐知诰接受皇上的禅让。

宋齐丘是煮熟的鸭子,嘴硬,这时候的他竟然要把反调唱到底,他对李建勋李德诚之子无比惋惜地说道:“哎,你爹是杨氏开国功勋,追随杨氏近五十年李德诚、周本追随杨行密,至今已有48年,一世的英明,就在今天淡然无存!”

宫女宦官们也不断地奏报宫中“闹鬼”,杨溥叹息道:“难道杨氏国运真的到头了?”左右官员异口同声道:“这是天意,非人力所能阻挡!”

闽国、吴越国也纷纷给徐知诰写信劝进。

公元937年正月,徐知诰正式建立“齐国”,设置文武百官皆如天子之制,徐知诰的妻子由王妃改称王后,立长子徐景通为王太子,大赦境内罪犯。

3月,徐知诰又做了两个耐人寻味的小动作:

先是给干爹徐温追尊庙号太祖,然后改谥号,由原先的“忠武王”改为“武王”。仔细看,去掉了“忠”字。这个举动跟十几年前919年淮南政权脱离大唐是一样的,杨行密去世时,大唐赐谥号“武忠王”,徐温让杨渭给他改谥为“孝武王”。

去掉一个“忠”字,表明逐渐剥离与“前朝”的关系。向外释放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哥要跟杨氏划清界限。

第二个动作则是给自己改名,徐知诰改名为“徐诰”,去掉了徐温子侄的专属行辈字。好比离开了某社,就要归还“云”字一样,徐知诰主动归还“知”字,传递出另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哥要跟徐氏划清界限。

推翻杨氏社稷,篡夺徐氏基业,这就是徐知诰“内谋其家,外谋其国”的险恶用心。

李德诚、周本表明了立场,站队徐知诰一侧,除了曾经的“知心爱人”宋齐丘明确反对之外,几乎再无反对声音。

徐知诰派人出访契丹,以美女珍玩厚结之,为将来夹攻中原打下基础,契丹也派遣使者回访淮南,双方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宰相王令谋赴昇州,劝徐知诰接受禅让。徐知诰拒绝。

按照禅让程序,到了这一步,几乎就是接受禅让前的最后一次小倔强了,下一次就该是宰相率领文武百官以死相逼、然后徐知诰“被迫”接受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被关押在和州的杨濛爆发了。杨濛明知自己是以卵击石,但这是杨氏最后的机会。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