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273章 外戚毁梁1
设置

第273章 外戚毁梁1(2 / 2)


一代名将、“一步百计”的刘鄩,就这样被朝廷鸩杀。

2,张万进。

兖州张万进联淮降晋,叛梁谋反,也不能算是意外事件,它也有来龙去脉。张万进之所以谋反,“外戚帮”做了不朽的贡献。

张万进原为幽州刘守光部将,刘守光囚父篡幽州后,留下儿子刘继威镇守沧州,以张万进佐之。刘继威贪暴不仁、好色成性,入张万进家不可描述其妻女。张万进遂发动兵变,杀死刘继威,并同时向后梁、河东表示投降。

之后杨师厚威震河朔,与刘守奇乘胜东进,兵临沧州城下,张万进惊惧不已,于是主动交出沧州,请求入朝安置。杨师厚表奏其为青州平卢军节度使,后改兖州泰宁军节度使。

杨师厚死后,张万进在后梁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又位列藩镇,居于重镇兖州,故而沦为“外戚帮”的自动提款机。“外戚帮”向他大肆索贿,敲诈勒索,使得张万进苦不堪言。

当时,李存勖亲往杨刘前线劳军,驾舟探测黄河水位,发现水深仅仅才没过脖子,于是亲自带队徒步蹚水强渡黄河,击败了后梁大将谢彦章。随后,李存勖征调境内全部武装力量,在魏州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军威浩大。

张万进得到河东军即将发动总攻的消息后,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于是派人联络李存勖,表示自己愿意献城投降。

于是,这才有了麻家渡对峙和胡柳陂之战。

张万进据兖州而叛,虽然很快就被刘鄩平定,但它使得河东军把前沿阵地从杨刘推进到麻家渡,继而推进到德胜夹城。

而这一切,也都是“外戚帮”的劳动成果。

3,谢彦章

后梁的“绝代双骄”贺瑰、谢彦章,分别是后梁的国服步兵、国服骑兵。

谢彦章不仅擅长指挥骑兵作战,更是一位知名的儒将,好诗书、礼儒生,喜穿儒服作战,极为风雅,使我军士气振奋,使敌军望而却步。最重要的是,他是后梁功勋名将葛从周的养子,算是“勋二代”,而他又为人耿直,清正廉洁,不愿与“外戚帮”同流合污,被“外戚帮”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沿河战场中,谢彦章屡立战功,屡挫河东锐气,深得军心。因此,“外戚帮”更要除之而后快。于是,就上演了前文提到的“绝代双骄悬案”,朱友贞的心腹爪牙朱圭联合贺瑰,将谢彦章杀害,随后诬奏谢彦章谋反。

得到谢彦章被杀的消息后,河东李存勖欣喜若狂,立刻动员全军,向西进发。才有了胡柳陂之战和德胜夹城之战。而贺瑰也因德胜夹城之战的失败而忧愤成疾,不到半年就病逝。

帮河东军扫除前进的障碍,铲除“绝代双骄”,“外戚帮”为河东再立大功。

4,朱友谦

随着杨师厚、刘鄩、谢彦章、贺瑰等名将的相继离世,后梁人才真空,特别是在嫉贤妒能的“外戚帮”的加持下。

贺瑰死后,朝廷让名不见经传的王瓒挂帅。

王瓒,王重盈之子,王重荣之侄,论起来,是朱温的表兄弟,朱友贞的叔叔。不知这层关系能不能算作“外戚帮”成员。不过根据现有的史料,可以推断,他至少与“外戚帮”保持着较为亲密的联系,才能在无尺寸之功的情况下无功升迁。

“外戚帮”的卖官鬻爵是公开的秘密。例如千夫所指、口碑极差的盗墓贼温韬,因重金贿赂“外戚帮”而在后梁集团活得无比滋润。

王瓒挂帅之后,首战失利,被李嗣源击退;二战先胜后败,反攻德胜不成,被河东攻克了濮阳,河东阵线再次向前推进。

后梁只得四易其帅,用戴思远接替王瓒(刘鄩、贺瑰、王瓒、戴思远)。

河东军不断地将前沿阵地向前推进,后梁节节败退,颓势尽显。河中朱友谦借机欺凌中央,悍然吞并邻藩(同州),请求兼任。

此时的朱友谦并未打算叛梁降晋,只是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大的地方藩镇必然削弱中央的权威,等于间接分割“外戚帮”的蛋糕,狗嘴里抢骨头。这是“外戚帮”不允许的。

所有把持朝政、权倾朝野的权臣、权阉,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都不会允许朝廷之外出现另一个强势团体,例如地方上的强藩。

所以“外戚帮”极力主张武力讨伐,绝不姑息!在让悍将刘鄩挂帅后,“外戚帮”大方地贡献出尹皓、温韬、段凝三块儿料。

朱友谦嗅出了朝廷中存在不太友好的声音,这才在恐惧之下,为求自保而向河东献城投降。

朱友贞起初听信了“外戚帮”的怂恿,但很快就恢复了理智,急忙派人送去委任朱友谦兼领同州的诏书。可他晚了一步,当诏书送到时,朱友谦已经向河东李存勖投降。

河中地区归附河东,虽不能完全怪罪“外戚帮”,但“外戚帮”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丧失了挽回损失的机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