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203章 魏博牙军
设置

第203章 魏博牙军(2 / 2)


父子遥相呼应,始终威胁着河朔地区的稳定。在帮罗绍威消灭牙军之时,朱温就已经定下了一石二鸟、搂草打兔子的计策,即先以攻击沧州刘守文为幌子,铲除魏博牙军,然后再真的攻击沧州。

当史仁遇据高唐叛乱的时候,汴军已经开进到魏博军与沧州义昌军的边境,不得不折返回高唐平叛。接下来魏博境内散落的牙军相继叛乱,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严重迟滞了攻打沧州的步伐,丧失战机。

然而朱温对刘氏父子是念念不忘的,在返回汴州休整了一个月后,朱温再次调集大军,重新借道魏博攻击沧州,以图一劳永逸地安定河朔地区。

汴军在沧州城外西北方扎营,守军不敢应战,紧闭城门以待援军。幽州刘仁恭南下救援,屡战屡败。

对于刘氏父子来说,这是一场灭顶之灾,刘氏父子被逼到了死亡边缘。为了补充兵源,刘仁恭下达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征兵令:男子15岁以上、70岁以下,全部参军入伍,且需自备粮食武器。

前苏联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发出了“每个人都是战士”的动员号召,征兵年龄放宽到男子17岁以上、55岁以下。

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年,刘仁恭征兵的年龄范围可谓是令人发指。他还规定,只要军队出发之后,凡在境内发现有15至70岁的男子,立即按逃兵论处,一律诛杀。

有人劝阻他,说如此一来,境内就只剩下妇女和儿童了,她们的体力不足以承担运送粮草的重任。

刘仁恭于是修改了征兵命令:凡是能拿的动武器的人,一律出征。这条修正法案想要表达的意思是:15岁至70岁之间生病的男子,可以暂时留在家里养病,等病好之后,再去前线。

为了防止士卒逃亡,刘仁恭在他们脸上刺了三个大字“定霸都”,而有文化的读书人则可享受免于脸上刺字的特权,不过要在他们的手臂上刺四个字“一心事主”。于是整个幽州卢龙军辖境内,除了儿童,没有不纹身刺字的。

就这样,刘仁恭搜刮了境内十万士卒,进驻瓦桥。

五代十国往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