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五代十国往事
  4. 第139章 董昌称帝3
设置

第139章 董昌称帝3(2 / 2)


及,向杨行密献城投降。

苏州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对杭州构成巨大威胁。钱镠紧急调派越州前线的顾全武,命他回杭州布防,防备杨行密的掏心战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顾全武没有执行这道命令,而是回信通告前线局势,并为钱镠分析利害,指出攻克越州只在旦夕之间,此时撤兵将前功尽弃。最后,顾全武给出建议,要与时间赛跑,先拿下越州,再收复苏州。

前功尽弃,这是钱镠无法承担的损失。只能赌一把了。钱镠批准了顾全武的计划。

顾全武加大了攻击力度。

困兽之斗,董昌昏招迭出。

董昌有位侄子,名叫董真,此人宽厚仁慈,颇得民心,并且治军得当,钱镠手下悍将顾全武与之对阵,竟然不分伯仲。董真手下一位叫剌羽的小将与之不合,便向董昌进献谗言,说董真阴谋夺权叛乱,于是董昌不加审问便将董真杀害。

董真含冤而死,寒了众将的心,更断送了大家的希望,于是董昌的手下们更加离心离德,不再为他卖命。

除此之外,董昌继续搜刮民脂民膏,设立“人头税”,所有人必须交税,妇女们的簪环首饰也必须全部上缴,赤裸裸地抢劫,无所不用其极。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董昌削减军队口粮,并且要用这些粮食贿赂顾全武的部队又减战粮欲犒外军。于是,部队发生哗变,纷纷倒戈,交出外城,回攻董昌。董昌被迫退入内城。

顾全武派骆团入城劝降,骗董昌说接到了朝廷诏书,批准董昌退休返乡,安度晚年。

事已至此,留给董昌的选择并不多。董昌投降了。

在押解回杭州的路上,顾全武将董昌斩首,尸体丢入西江,人头送往京师报功董昌全族被诛杀,其伪大臣等百余人也全被处决董昌的祖坟被刨,先人遗骸遭挫骨扬灰。

越州城里被缴获的粮食有三百万斛,金币五百余帑。

董昌被平定后,湖州刺史李师悦也走到了人生尽头。他之前向朝廷请求一个节度使的位置,朝廷制授其为“忠国军节度使”,送符节的使臣行至半路,李师悦突发疾病,眼看就要撒手人寰,却仍坚持挣扎,迟迟不肯咽气。家人派快马打探消息,回报说使臣已经走到芜湖了,弥留之际的李师悦这才欣慰地点点头,带着微笑,闭上了眼睛闻之喜,不及拜命而卒。

李师悦死后,其子李继徽袭位。只因李师悦助纣为虐,李继徽惶恐不安,于是打算向淮南杨行密献城投降,部将沈攸则表示反对。二人集合了手下将士,说愿意跟李继徽投淮南的,站在西边,愿意跟沈攸投钱镠的,站在东边,投票结果是“居东者十得其九”。

李继徽更加惶恐,于是连夜逃奔,沈攸携众归附钱镠。钱镠亲率大军,接管湖州,俘虏李继徽家属二百余人,任命大将高彦为湖州制置使、湖州刺史。

李师悦,原为徐州感化军将领,“黄巢之乱”末期呈献黄巢首级有功,赏湖州刺史。后文还将出现一个李继徽,那是李茂贞的儿子,二人重名。

钱镠正式吞并了董昌,拥有了两镇十三州之地,成为两浙地区新的霸主。

然而杨行密与钱镠之间的争夺却并因董昌的覆灭而结束,江淮地区的“吴越争雄”将与“晋汴争霸”一样,长期存在,这是后话。

“吴越争雄”可以暂时搁置一段时间,让杨行密和钱镠慢慢发酵。

我们目前需要记住的是,董昌的谋逆,意外地帮朱温解除了南部危机,使杨行密的“联合杀猪”计划流产。

五代十国往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