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含生草
  4. 第65章 易州往事
设置

第65章 易州往事(2 / 6)


挡日军最多三个月,最短不到两个月。消息一经传播,从政府到民众都恐慌一片。

而最大的隐患,是易州和周边的重镇城市有很多军工及重工企业,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如果不搬走,就会落入日军的手里,这对整个抗日战争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不仅军工设备物资问题,由于易州是水路的重要港口,也是通往大后方重镇南清市撤离的唯一出口,因此江夏战事一爆发,数以百万的难民涌进易州城,这些难民也要渡江避难。

可是易州到南清的长江水段,也就是坞江段,到10月中旬就会进入枯水期,这就导致真正的撤退时间只剩下50天。要知道,百万吨物资设备和百万难民,按照平常的水路运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当时的国民政府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就想将部队运送完毕后,就炸开坞江堤口,水淹易州,让日军无法占领,但代价就是百万难民会被洪水吞没,上百万吨的物资设备也会被淹毁。

但政府高层认为,就算损失惨重,也好过落入敌人手中,也好过让敌人用这些设备制造枪弹杀害中国军民,也好过难民被敌人烧杀掳掠奸淫。

就在水淹易州的消息传开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姓梁,名生,是当时国开实业公司的大老板,人称‘梁老板’。当时国开实业是长江上最大最著名的船舶运输公司。

他直接致电总统府,请求不要炸堤淹城,他的国开实业愿为民请命,负责转运物资设备和难民,如果不能成功转运,到时绝无二话,一切听从高层安排。

总统府最终同意了,但只给了国开实业40天时间,40天如果不能成功转运,军队就会炸堤淹城!

梁老板来不及争取更多时间,立即组织公司骨干制定转运方案,方案敲定后,立马调动国开几百艘船只,从上百万吨位的大型货轮,到小型帆船,全部出动。

然后,分段、分水位运输物资和难民,梁老板手下两千多号工人不分昼夜不计得失,辛苦运输,还要面对日军高频的飞机轰炸,很多国开工人被炸死,来不及告别就葬身坞江。

国开的工人们不顾生死,梁老板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大义,也深深感动了易州到南清上下游几十万民众,调动起国人空前的爱国热情。

于是,就有了那样一幅动人壮观的历史画面——在阴冷刺骨的易州秋天,坞江江面上几百艘货船浩浩荡荡来回穿梭,国开的员工化身码头搬运工,上下游几十万民众变身浅水滩的纤夫。

两岸都是光着膀子、喊着号子、不惧日军轰炸的民众,船炸沉了,新的船立马补上,人炸死了,新的民众就立马补上来,国开员工和两岸民众舍生忘死,齐心协力保护着这条运输线。

梁老板和他的国开实业最终不辱使命,兑现了他立下的军令状,40天的时间,国开实业成功运送部队、伤员、难民等各类人员180多万,货物150多万吨,包括八万吨空军器材和军工物资。

幸亏国开提前完成运输转运,因为江夏市被攻陷只用了不到50天,甚至来不及炸堤淹城。等到日军攻陷易州,那已经是一座空城。

梁老板和他的国开实业,也在这次大撤退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开实业有21艘船只被炸沉炸毁,87艘船舶损伤,211名员工壮烈牺牲,176名员工伤残。

梁老板本人更是不顾生死站在敌机轰炸的前线亲自指挥运输,经历日军近身轰炸十余次,几次被炸晕,最危险的一次,是梁老板所在的船只被炸沉。

梁老板随船沉入江中,还被重物撞晕,最后是在员工和民众的努力下,才将他救起,可是被救醒后他仍然坚持在前线,一边养伤一边继续指挥调度。

可是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威名显赫、有着‘长江船父’尊称的梁老板,其实并不姓梁,他出身贫苦人家,从小就在地主家做长工,经常被地主欺负,不给饭吃。

直到有一次因为反抗,失手打死了毒打自己的地主儿子,他被迫连夜逃走,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他改名梁生。

为了生存,他做过乞丐、学徒、帮工、报童、码头工人、人力车夫,后来因为喜爱读书读报,被报社招去做了报馆印刷工人,因为这份工作,他有了闲暇时间,开始自学。

他很有天赋,无师自通学会了英语和日语,通读古今中外的典籍书刊,自学成才的事被主编发现,因而提拔进编辑室,成为一名编辑,后来被报馆外派公干。

出去之后,他才发现祖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因为落后才被打,而这根本在于教育。

在日本,他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张将军,原本二人商量回国后一起办学兴教,后来因为张将军秘密加入革命党,遭叛徒出卖杀害。

等到梁老板发现时,他坚持着最后一口气,说就是为了等他回来,随后将一支随身携带的钢笔转交给了梁老板,并留下遗嘱,要他回国办教育开民智。

他说自己恨呐,恨当初弃文从军,国之内乱始于民愚,祸起萧墙皆因不辨是非。张将军最终死在梁老板的怀中,却是死不瞑目。

梁老板悲痛欲绝,抱着张将军的骨灰回国,辞去了报馆的悠闲高薪工作,化悲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