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别叫我破鞋
  4. 第92 章 神秘赊刀人
设置

第92 章 神秘赊刀人(1 / 2)


老人挎着一个布袋缓缓向村民走来,远远听见他跟陆景川打招呼。

“年轻人,咱又见面咯。”

陆景川赶紧走上去,笑着递了一根烟给老人:“老先生,记性好,眼力也好。二十年过去,你还认得我。”

“托你的鸿福,一切安好,就嘴上牙齿掉光了。”老人指着自己嘴巴说。

“老先生神机妙算,没有牙齿,依然一语成谶。”陆景川帮他点上烟。

陆景川想请他进屋坐坐,但老人说她还要到别村收债,没太多时间逗留。

这次路过蒲坑村,也只因二十年前曾在这赊过一把刀,这次过来也是要账的。

陆景川心想:当时谁赊过他的刀呢。那会他二十多岁,看着眼前赊刀人觉得邪门。

当时父亲告诉他:鸡鸣狗盗赊刀人,神机妙算,能断人生死,叫他远离。

那会他刚当村长,还吩咐过村民不要那玩意。

“老先生,恐怕你要不到账了。”明叔遗憾告诉他。

老人哈哈大笑,由他吧。

陆景川听到老人笑声,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正是天生天明一家,和铁牛的父亲铁丹赊过他的刀。

如今铁丹早死,天生天明家破人亡,不知去哪里。

但明叔说:“当年赊刀的人,有个叫铁丹的是我的兄弟,他也已去世多年,仅有一个儿子也逃离外乡。

今天既然我们还有缘相见,加上我们兄弟一场,那把刀的钱我来还吧。”

明叔边说边咳嗽。老人笑吟吟认真地听明叔讲。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兄弟的债务你何必揽让身呢,再说一人一债,一因一果,是有个定数。”

明叔赶紧说:“兄弟手足,也是一家人。兄弟既然先去,我先替他还上,让他了却尘世债务好往生。

即使兄弟亏欠我的,他日侄儿自然偿还给我。”

老人听了点点头,说了却就好。

明婶知道要替铁牛爸爸还钱,早就跑回去拿钥匙开了床头柜,拿一叠钱出来,如数奉上。

老人接过钱,也不数一下就放进口袋。

陆景川见状,也赶紧说:“天生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

刚好近日咱村筹钱在水库作法事,不如那把刀的钱,从大伙筹的钱,拿部分出来还给老先生,如何!”

老人听了哈哈大笑,他对明叔说:“你刚才说的话太早,我的债不就要回来了。”

老人又对陆景川说:“如此甚好,总算也了却我的事情,不如去看看那两把刀,我知道它们在一处。”

村民惊出一身冷汗,当年那两个溺水的小孩子,疯婆子,还有芭蕉树,又出现在大家脑海里。

陆景川领着老人走到天生天明的家门口,只见青藤爬满墙头,院落杂草丛生,房屋倒塌破败,一棵大大的芭蕉树却显得异常茂盛。

村民似乎忽略这个地方好久好久,人们靠近的时候,一只乌鸦从芭蕉树上飞起来,又吓得大家一跳。

老人靠近大门口,翻开杂草,从倒塌的门框中找到两把刀。

当年天明决定永不回乡,把刀插在门框上以示决心和恨意。

而铁丹受不了黑夜恶梦的困扰,拿那把刀也砍在这门框上。

两把刀在草丛遮掩下,依然锈迹斑斑。

老人拿起那两把刀,定神看了许久,叹了一口气,说:“真像一对冤家。”

他又转向村民说:“回去用砂纸磨一下,兴许还可以赊出去。”

村民听了大气不敢喘,听起来就知道不吉利。

经常听老人说:“赊刀人,赊刀人,赊出是刀,砍来的是运。”

陆景川把天生一家赊刀的账也还清,并叫陈绣花安排一杯茶水给老人喝。

大家又簇拥着老人在大树下的石墩坐下。村民都希望能从老人口中几句好听的话。

老人跟陆景川说等做完法事,顺便帮那院子门安装一扇门,严严关上。

陆景川点点头,他自己有时晚上从那门口经过,忍不住往里面看,黑乎乎的,令人后背发凉。

虽然他不知安装门,有什么作用,至少大家经过那院落时,看不到里面,没那么害怕。

老人问大家要不要赊把刀用用,村民都拼命摇摇头,表示家里的菜刀还可以用。

平常也不怎么需要用刀,许多青菜用手扭断即可。

老人笑了笑,他问陆景川要不要来一把。

陆景川想了一会,点头示意,如今他已四十多岁,过了不惑之年,对周遭世界有自己看法。

他问老先生什么时候来要账。

老人说:“你看我都这把年纪,说太久恐怕自己支撑不了。唉,那就等米涨到一块五时我来收账吧。”

村民纳闷,目前米价是一毫二毛一斤,翻十倍该是什么时候。

陆景川见这个预言并不是应验到个人命运的,便放了心。

但他还问:“老先生,就这么简单吗。”

“怎么,你还想听听其他的,我年事已高,说得太远我看不到,那我不是做亏本生意啦。”老人听了哈哈大笑。

“你就说一个大的预言吧,到时我们看看中不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