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归来:扶弟魔成了斩弟魔
  4. 第256章 孤本
设置

第256章 孤本(1 / 1)


张院长到四合院的时候,宋盼儿还没有吃早饭回来。但宋盼儿非常确定不是自己迟到了,而是张院长提前了。

她吃了一根油条、一碗豆浆、一个茶叶蛋,还有半屉小笼包后,距离和张院长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她怕时间赶不及,剩下的半屉包子她就没吃,打包带了回来。

可当她拎着半屉小笼包回到方家胡同的时候, 方院长已经到了。看样子已经等了有不短的时间,仨人都站累了,已经坐到她家门口的上马石上了。

宋盼儿小跑过去,连声道歉,赶紧开门把三人让进院子。

“不怨你,是我们来早了。”

张院长温声回话,眼睛还无意识的扫了眼宋盼儿手里的小笼包。她没吃早饭,有点饿。

“呵呵,听张院长说,小友手上有北宋的《礼部韵略》。我可是一晚上都没睡好。就盼着今天一睹为快了。”

“可不,孩子快拿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

张院长带来的两人,一个是首都博物馆的张志忠先生,一个是故宫博物馆的韦利先生,二人都是文献古籍方面的鉴定专家,二人的鉴定就相当于官方盖印。

等宋盼儿从后院把《礼部韵略》取来后,二人神情均是一震。奉若珍宝般,双手接过书,放到桌上,轻轻翻看起来。

其实张院长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九确定,这本《礼部韵略》是北宋的真品。今天又带了两个人来,是想再次确定一下。

两个文献古籍界的权威大佬,此时头挨着头,肩碰着肩,撅着屁股,趴在桌子上,翻看着那本破烂不堪的古书,嘴里还都念念有词。

“此本书纸质粗糙,符合北宋时期造纸技术不成熟的特点。”

“这本书并非是手抄本,而是典型的当代印刷本正品。”

“你们看这‘恒’字,最后一笔缺失,是为了规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而书中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xū)的名讳却没有避开,这说明这本书印制于宋真宗之后,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前。”

“如此说来,那这本书应该刊印于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时期。”

“太好了,这本书堪称无价之宝啊!有了它,就能填补北宋历史的那一片空白啊!”

“是啊!我们对宋代文化一直研究不深,不就是因为宋代古籍稀少么!”

“哈哈,有了这本《礼部韵略》,我们有的研究啦。哈哈……”

看这两个疯疯癫癫的人,宋盼儿咋有点不好的预感呢!这话说的,怎么好像是要把她这本书充公了似的呢?

宋盼儿脸上的笑容已经有点牵强。

这事儿怎么说呢,她感激这几位专家帮自己鉴定出这么件儿珍宝,但是想让她无偿捐出去,她还真没有那么伟大无私。

果然,两人交流完了,张志忠率先开口了。

“好孩子,我有个不情之请,你…愿不愿把这本书捐赠给博物馆?”

“唉~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但是你不知道,这本书在本国没有收藏记录,唯一存世的一本,在樱花国的真福寺内,你说这讽刺不?为了研究我国宋代文化,我们竟然需要远赴樱花去观摩这本书。”

“唉~”

韦利也长叹了一口气,帮腔道:“听张院长说,你差点把这本书撕毁了,应该对这本古籍也不是很在意,不如捐给博物馆,我们会给你颁发荣誉证书。”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宋小姐巾帼不让须眉。”

二人配合着,拿话把宋盼儿架到了高处,然后直直看着宋盼儿,等着她张嘴答应。

宋盼儿看了眼旁边坐着喝茶的张院长,见她一脸不认可,但是又不好开口的模样,笑了。

慷他人之慨,给自己捞功劳。这专家学识是没的说,但这人品么…有高有低,不可同一而论啊!

“首先,很感谢二位专家帮我鉴定这本古籍,酬劳二位可以随便提,我定双手奉上。其次,我不是慈善家,是个生意人。如今得知这本书价值不菲,定然好好珍藏手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售离手。”

此时,宋盼儿无比庆幸自己的谨慎小心,没有把那妆匣子里的那两样宝贝带过来。

她曾特意看过十三陵、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里展出的凤冠。如果猜的不错,自己手上的这顶凤冠,与博物馆里陈列的孝端孝敬两位皇后的四顶凤冠同宗同源。

凤冠上的各种造型、颜色和样式都非常相近,只有龙凤个数略有差异。同样的华贵无比,雍容逼人。

如果她今天把手上那三龙五凤冠带来,怕是真的不好收场了。

看着两位专家脸色青红交加,无从发怒的模样,宋盼儿识时务的给俩人递了个台阶。

“二位专家大义,心系国家文化传承,我很敬佩,值得我学习。其实并非一定要捐赠,二位专家可以誊抄此书,带回去研究北宋文化。这样就可以两全其美了。”

这一办法,其实屋里坐着的人都知道。只是有人贪心不足罢了。

现在宋盼儿把话挑明,两位专家也只能就坡下驴,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答应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