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4. 第214章 人前显圣,重回故地
设置

第214章 人前显圣,重回故地(1 / 3)


周一。

从一大早开始,王晨悦的脸上就挂着笑容,笑脸盈盈,丝毫不像是以往的表现。

升国旗,奏国歌。

学生演讲,领导训话。

在最后,王玉华亲自站在了国旗下,对着下面的全体学生通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天中午会在操场上进行一场演讲大会,全体学生都要参加。

听到这个消息,下面不少站着的学生都是一脸的兴奋。

学生时代,能够多玩一分钟都是好的,只要不回教室,去扫厕所,都闻不到臭味,恨不得待上一节课。

回到教室,不少学生都开始讨论起来。

“学校该不会又请了哪一位专家来,专门来灌鸡汤,让大家感恩父母,感恩学校吧?”

“还真有可能,听说这个好像每年都会有,不过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让高三的那帮子人去看,不应该会喊上我们啊?”

“会不会是来卖东西的?我们初中就是这样,有一次专门把我们全校学生带到操场上晒了一中午,就是为了卖一台学习机,号称是能学英语,其实屁用都没有。”

“学校一天就会搞些没用的东西,还不如给我们放半天假,让我们放松一下。”

“也许会是招生的老师来宣传他们的学校。”

“马上就要高考了,还要耽搁我们的时间在这种事情上,学校到底是怎么想的,有这個时间,多背几个单词,多看几个成语多好。”

高三八班,刚刚回到教室,不少人还在讨论这个事情。

王晨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里拿着一本语文书,正在看。

“咦,晨悦我不是记得你都把这上面的古文诗词都背过了吗?怎么又看了起来?”

王晨悦的同桌,看到王晨悦在看语文书,便好奇地问道。

“虽然背过了,但那都是囫囵吐枣,不了解其中的真实意义,多翻翻,多看看,总会有好处的。”

王晨悦侧过头,看着同桌,笑着说道。

同桌雷丹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咱们从小背的古诗词,虽然有时候用不上,但说不定以后就用上了。”

坐在后桌的一个同学,却是故意抬杠说道:“你这个话,我就不赞同了,难道我们出去买菜还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出门的时候,还需要用到等高线这些的东西了吗?这根本就是应试教育,为了考试,为了分出个优劣来才专门设置的学科。”

“听说那些大城市和西方,都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想学什么就去学什么,音乐、美术、体育都行。”

听到这个话,王晨悦的眉毛皱了起来。

俏脸也变得有些严肃,拧过头,认真地说道:“陶鑫,你说的不对!”

“出去买菜是用不到一元二次方程,只需要简单的加减乘除就行,可是你难道以后只会去买菜吗?你不用上班工作吗?出门在外,用不上等高线这些东西,但如果不学地理,你会知道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地理特征吗?还是说你以后就留在安水县,一步都不出去?”

“咱们学校也有艺术生,你如果喜欢画画,喜欢音乐,也可以走艺考生的路,体育生也可以,你为什么不去?”

“我哥以前对我说过,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也许很多年以后你才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什么,那个时候才算是教育的完成。”

“谈恋爱的时候才会真正读懂《氓》;考公的时候才会读懂《范进中举》;找工作的时候会读懂《孔乙己》;谈婚论嫁的时候会读懂《孔雀东南飞》。这就是教育的及时性和延时性,虽然这些文章,我们这个时候已经读了,但是谁又真的读懂了呢,只有经过社会的洗礼,拥有了阅历之后,才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这些文章。”

“读书,不是为了应试,而应该是提升自己!”

教室里面,不知道什么变得安静下来。

王晨悦的声音也在教室里传响,所有人都望向了王晨悦。

在王晨悦说完之后,她这也才注意到教室的异样。

“啪啪啪!”

掌声响起,孟芳从教室外面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欣赏之色。

站在讲台上面,孟芳看着下面的几十位学生说道:“王晨悦同学刚才的这番话说的很好,教育不是一时的事情,是会陪你走完一生的,读过书,你可以在春雨烂漫,山花盛开的季节说出‘日日春光都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也可以在炎炎酷日,烈日当头的时候道一句‘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不知道有多少经典,抒发情感,以诗言志,陶冶情操,何尝不是一件雅事。”

“你们都是这一届学习比较不错的学生,应该能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这条路,自古至今,多少人都走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