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4.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争之世,当争的光明磊落,杀尽宵小有如何?
设置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争之世,当争的光明磊落,杀尽宵小有如何?(1 / 5)


夜色起,风声呼啸,大军扎营。

将士们抱薪生火,庖厨造饭。

两匹快马从南方奔来。

汉军见来者是刘云和马云禄,很快打开城门。

“护军回来了!”

刘云利落下马,将马缰交给部下,旋即快步入城,

这里是金城郡、浩亹县。

作为和浪庄河谷一样重要的农业河谷。

浩亹县不仅是连接郡治允吾城到河西走廊的重要道路。

还是湟水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渡过鼎鼎大名的郑伯津,便能沿着湟水南下,直达允吾城。

“郑伯津这一处渡口,实乃关键。”

“我去看过,如今渡口还在我军手中。”

“蒋琬干得漂亮,当初在什邡县守住张肃叛军的人,总算没让我失望。”

“只要渡口还在我军手中,一切都好说。”

刘云脱下重重的铠甲,里面穿着一身白色袍服。

没办法,汉代重视五行,秋季得西方金行之气,喜虎,尚白。

故而汉军之中的白虎旗亦是耀眼的立于城楼上,多数将领的褥衣都换成白色的了。

大汉有赐给将士衣装钱的传统,军队的衣食住行都是最耗钱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次打完仗,兴业将军李严又要头疼了。

董昭闻言,一边点亮烛火,一边拿来名册。

“蒋公琰守住允吾城。”

“费文伟守住令居塞。”

“在下则守住了浩亹县。”

“金城郡最重要的三个县都还在我军手中,升之勿忧。”

“你回来了,我们的压力就小多了。”

刘云点了点头,坐于榻上,接过了董允手中的名册。

蒋琬、费祎、董允乃是蜀中四相。

蒋琬是楚之良才,本身清正廉洁,为人忠实,不喜欢搞派系争斗。

费祎、董允他们两家身份特殊,跟各派的关系都不错,无论哪家掌权,他们都会受到重用。

这些人跟刘云的关系也还不错,不会惹出乱子。

可剩下的四个县问题就很大了。

没错,丢失的榆中、金城、枝阳、允街四個县。

全是荆州人担任的小吏。

准确的说,在河湟两个郡,加一个西羌属国当中。

控制最稳定的金城郡的县令,基本上都是荆州派或者说亲近荆州派的东州士。

西平郡属于是之前没既被苏则治理过,还一直是豪强、羌胡宰割的化外之地。

过去的基本都是益州出身的小吏。

这其中的派系分明,不言而喻。

刘云仔细的打量着官员小吏的名册。

“丢失的四县之中。”

“两个襄阳郡人,两个南阳郡人。”

嘶,按理说,都应该属于荆州派的范畴,怎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刘云先前一直单纯的以为荆州派只跟东州士处不来。

怎么自己内部还闹出了大乱子。

“休昭,此间究竟发生何事?”

董和、董允父子是各派关系都处的拢。

对于刘备政权的派系之争,刘云因为和诸葛亮的关系,还是亲近荆州人的。

先前天师道和东州士又是斗了多年的仇敌,故而他对东州士一直不看好。

也就是真正接触了法正、李严过后,才发现东州士其实也没那么不堪。

换句话说,派系之争,其实就是各家利益之争,本身谁都没有正义性。

作为各派润滑剂的董允的判断才是最为中立的。

“升之,你既然问我,那我就直言了。”

“东州士也好、荆州士也罢。”

“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

“扬武将军和军师将军的关系虽然不错,也能和睦相处。”

“但是,各派之间的利益之争、同派系之间得内斗,可都是不看对错,只看权益的。”

董允看刘云没有打断,继续说道。

“坦白而言,襄阳人和南阳人就是处不来,这从刘表掌理荆州时就已经露出端倪了。”

“别看都是荆州人。”

“背地里,彼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拆台,不可枚举。”

“这一次之所以四县丢失,就是驻扎在榆中县的南阳县令和金城的襄阳县令互相抢功所致。”

刘云深思道。

“你的意思是,这些人还主动出城了?”

天啊……

带着一群县兵出城?这是什么脑回路。

北伐军击败了曹休带领的魏军。

这些人就以为魏军好欺负吗?

董允指向榆中盆地的地形图,分析道。

“葵园峡!是进入榆中盆地的要道,狭窄难行。”

“当年凉州作乱,司空张温遣周慎带三万人追讨边章、韩遂。”

“韩遂、边章分屯葵园峡,于此便吓退汉军。”

“坦白而言,苏公早先去西海属国招抚羌民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两千人驻守此要地。”

“若非是襄阳人和南阳人抢功,出葵园峡去迎击曹真,他们根本就过不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