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4. 第二百一十九章 弹指间,扫灭天下群英!曹贼请赴死!
设置

第二百一十九章 弹指间,扫灭天下群英!曹贼请赴死!(1 / 5)


仲秋八月,秋风怒号。

祁连山白雪皑皑,焉支山郁郁葱葱。

张掖郡,扁都口。

铁骑踏风鼓声飘。

弱水山河影动摇。

汉军两万兵马沿着祁连山口南下,铁骑飒飒。

沿途羌胡送道,汉民箪食。

刘云行至祁连山脚,吩咐河右百姓就此话别。

“行军至此,终有分离,诸位无需再送。”

在场者数以万计,皆是泪目纵横。

对于这些生活在大汉最底层的百姓而言,在凉州能遇到一个不歧视、不劫掠难得的好官,祖孙三代都该烧高香了。

这里面很多人曾经是卢水胡中的生口和匈奴赀虏。

生口就是汉朝的奴隶代名词。

赀虏是匈奴化的胡人部落中,奴隶的代名词。

在刘云来到河右之前。

这些奴隶的数量多达十万人。

历史上曹真一口气荡平卢水胡,杀了五万,打包带走了十万。

这些底层奴隶里的漂亮姑娘们,估计得按照曹魏旧制,和曹叡的郭后一样,都送去王宫中。

虽然曹魏三代人都搞不起来货币,但是奴隶在平时也能充当等价货币。

毕竟一个漂亮奴隶价值十六匹布。

等待年末的时候,曹家也能按照魏法,把她们发放给大臣当做年终奖了。

按照魏法的定制,这些人直到七十岁,后来曹芳时期,是到了九十岁,才能避免被继续买卖……

再这样极端分明的对比下。

这些因刘云的出现而摆脱奴隶身份的黎庶,对他的感恩戴德,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这些奴隶,也不全是纯粹的胡人。

只是从政治身份上而言,他们属于汉代的胡人部落。

像秦胡这种,无论是文化还是语言习惯都和汉朝极为接近的半胡半汉的部落就更多了。

众多老者执着刘云之手,泪眼婆娑的不忍他离去。

“将军此去陇右,到底何时归来啊。”

“河右若无将军,我等只怕又将沦为奴籍。”

人治时代,古人只会相信人本身,并不会相信脆弱的制度。

事实上,也正如这些老人所担忧的。

刘云一走,若没有妥善的安置,随时可能人走政息。

“将军私自把牛羊还给了我们,田地也分给了我们。”

“万一哪一天刘使君后悔了,将军性命休矣。”

听到这番话,刘云淡淡一笑。

这些人自然是不知道刘备和他的关系的。

不过,正如百姓们担忧的。

自古以来,攻城克寨之后,都避免不了掠夺资源,以弥补战争成本。

刘备入蜀后,曾承诺过,允许将士们去取用蜀中豪右的资产。

其结果就是,金银珠宝被将士们瓜分了,刘备入蜀后,真是一点钱都没给自己留。

不过,刘备还是严令士兵不得取用百姓谷帛,也就是所谓的:“还其谷帛。”

光有钱,没有地,军功集团还是不会满意。

因为土地才是华夏最值钱的资产。

一场针对益州土地资源的圈地运动,在将军们的不满下开始了。

当时是,刘备集团已经得罪了蜀中豪右,百姓们在连年战争中也过得很苦。

唯有赵云一個人站出身来力排众议,反对圈地。

刘备是底层出身,知晓民间疾苦,他当然和赵云站在同一边。

可同样的,赵云也因此站在了军功集团的对立面。

无知者都会说赵云不受用。

可如果不是刘备当主公,以赵云那嫉恶如仇的性格,他这一辈子可能连杂号将军都混不上。

“刘使君心念天下,既然委我河右军政,就绝不会在乎这些许得失。”

“只要诸位一心向汉,莫走邪路,河右今后,将不会再如往常那般动荡不宁。”

“此后,好生过安生日子吧。”

“有事,可派人去益州,我力所能及之事,便一定帮你们解决。”

万民咸服,皆是涕泪相送。

一路行至扁都口,仍是络绎不绝。

北伐军来到河西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之所以刘云能得到各族的拥护。

主要还是归附的月氏人和卢水胡、休屠人出了大力气。

三家叛军族灭过后,释放了奴隶、分了田地、最重要的牧场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也被刘云顺带解决了。

弱水草场归月氏人,卢水草场归治无戴麾下合并的卢水胡和少量休屠人。

更远的羌谷水归秦胡和其他数不清的杂胡。

中间地带的大马营草场,各家划分区域共管。

如此划分下,分化了原本庞大的杂胡大联盟。

将一个个部落分而治之,避免他们联合一气,也避免居住在一起,因旧仇相互仇杀。

事实上,河西卢水胡的联盟,已经被刘云拆的七零八落了。

其间,烧何部统帅比铜姜在离开扁都口前,请求刘云让他们回到张掖。

“将军,烧何部在夺回河西的战争中损失太大了,我们已经无法参战。”

“之后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