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4. 第一百五十五章 汉家儿郎立汉关,踏破昆仑祁连山!请升之!扫北!
设置

第一百五十五章 汉家儿郎立汉关,踏破昆仑祁连山!请升之!扫北!(1 / 5)


夜尽天明,橘红色的晨曦已在天际吞吐夜幕。

白日到来之前,刘备已在武担山上高设祭坛,一则祭拜路神,二则祭拜北方主神黑帝。

此番北征凉州,实属机密,除去少数参战人员之外,余者皆不知晓作战目的。

即便是今日前来送行的,也就只有左将军府中的寥寥数人。

赤红色的汉家大旗下。

刘备执剑,目光坚毅。

在诸葛亮、张飞等人的注视下。

刘云登台拜将。

“今拜升之为讨魏护军。”

“此番北伐,必要克敌而归!”

鸳鸯剑在握,刘备双手转呈,神情肃穆。

刘云接过鸳鸯剑,也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了北征凉州的总统帅。

护军者,乃监护北征诸军之意。

由于刘备此刻还没称王,无法授予假节。

刘云只得以护军之名,行统帅之职。

“云,敬受命!”

刘云接过鸳鸯剑,转身看向脚下的大好河山。

遥遥蜀中行,灿灿青云志。

来年续写凉州词,在忆山盟誓。

此行南下,历经官场、情场、名利场。

诸多风雨皆已消散。

而今,壮士堪用,军心振奋,偏师不远万里赴凉州,必将掀起狂澜。

祭礼作罢,刘备一行人护送刘云下山。

身后张嶷已带着四千羌兵北上。

讨魏护军的旌旗高扬,被寒风吹的猎猎作响。

刘备一路语重心长,二人身骑战马,并肩而行,直至离城三十里外,刘备方才停马。

刘云回首,朝诸将拱手行礼。

“甲胄在身,恕在下不能下马行礼。”

“主公,军师,千里送别,终有分离,诸位至此吧。”

诸葛亮羽扇轻摇,嘱咐道:“升之,此番远征,跋山涉水,又深入敌后。”

“万事皆要准备周全。”

“若是敌军势大,则见机而退,万万不可与之死斗。”

刘云颔首道:“军师放心,云心中已有定数。”

“早年,云游历三辅、凉州,精通此地兵事。”

“凉州,诚乃大汉西陲,国之边塞,失之则亡国灭种。”

“曹贼为进位魏公,以恢复九州之制,割舍凉州之名,诚令天下将士寒心。”

“凡我汉家儿郎,必要奋死夺回失去的凉州,不教在这片土地上为保全国境而流血牺牲的将士的鲜血白流。”

刘云陈词慷慨,诸将士义气振奋。

四女在临别前,齐齐来送,各有珍藏相赠。

刘云一一接纳,转头又将南行之际,从南中得来的《异物志》转呈辛宪英。

“此书乃汉儒杨孚所著。早闻辛姑娘热忱山水,如今乱世,虽不能亲至,也可观此书博览众闻。”

辛宪英自是爱读书的,刘云身无他物,没什么东西赠予,便以此书,以作临别赠礼。

辛宪英将竹简置于胸前,恬静的笑道。

“恩公多加珍重。”

刘云又调笑道。

“此番去陇西,当路过辛姑娘祖籍。”

“不知姑娘家在何处,若有亲友仍在,云可代为问候。”

辛宪英眼眸微蹙,凝眸不言。

这恩公分明早已知晓她的身份,却偏偏还要打这等迷糊,辛宪英有苦说不出。

“恩公,莫要多问。”

“早些启程吧。”

刘云点头称是,一一拜别友人。

途径师妹面前,这少女早已哭的梨花带雨,说不出话来。

只喉咙呜咽,断断续续的说着:“师兄……师兄。”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啊……

刘云细细安抚,又与张莺莺道别几句。

“刘郎慢行,万事顺利。”

“姑娘珍重。”

刘云安然上马。

一声“诸将进发。”

千军万马,爬冰卧雪,穿越绵延金牛道。

直入凉州去。

待众人散去,平原上早已瞧不见马队的身影。

辛宪英环顾四周,却怎么也没看到马云禄。

“莺莺妹妹,不知马姑娘何在?”

张莺莺念及此事,颇感头疼。

“她啊……西凉玄燕,谁栓得住。”

“昨日,云禄就不见踪影了。”

……

刘云行军数日后。

蜿蜒古道上。

火把林立。

时,天降大雪,一片寒彻。

青年身披黑袍,策马在前,白雪零落一身,尤不见退缩之意。

身后,青羌、牦牛羌、白狼羌,各部羌兵组成的飞军早已换上汉家绛甲。

蒙蒙黑雾中,一派鲜红之色在栈道间攀山越岭,宛若赤龙窜动。

副将张嶷手持火把,拿来舆图为刘云指路。

“将军,前方即是白水关。”

“出关走景谷道,沿白水北上,即可到达西倾山。”

“到了此地,魏军细作,便难以察觉我军动向。”

刘云收起舆图,点了点头。

凉州地形狭长,夹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