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4.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温侯女,吕玲绮!请升之诛曹!
设置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温侯女,吕玲绮!请升之诛曹!(1 / 4)


深夜,青衣羌人大营。

寒风过境。

青衣侯向举被冷风冻醒。

不多时,羌人部众来报。

“邑君,别睡了。”

“那刘升之跑了。”

跑了?

向举翻了个身,依旧安眠不动。

“他能跑去哪?”

“整个蜀郡属国,除去汉嘉县,基本都在张普掌中。”

“刘升之从严道南下追击张普,要经过邛崃大山。以张普的性子他必会前往邛崃九折阪,号令牦牛羌占领灵关道。”

九折坂,在大相岭南坡,山道回旋七十四盘。

作为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地理分界线。邛崃山地势险峻,海拔高,落差大,是横断山脉最东端。

若张普占据此山,便可招引诸羌,长期与汉川天师道对抗。

即便张鲁依附刘备,引来大军,张普依旧可以凭此地形,保有南中信徒。

而且,最要紧的是。

从蜀中前往南中最平坦的一条道路——灵关道,在牦牛羌人的掌控之中。

张普只要控制此路,便能阻止刘备进军南中。

这其中的原因是,东汉从蜀中进入南中的道路只有两条。

五尺道和灵关道。

五尺道,乃是当年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

从成都南下经僰道、朱提,绕道滇池,颠簸千里。

此路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史称“五尺道”,这条道路狭窄险峻,不少栈道,年久失修,根本不适合大军行动。

而灵关道,是当年汉武帝打通西南夷时所开通的道路,由此可从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最为快捷。

可是东汉年间,蜀郡属国的羌人作乱,此道已断绝良久。

后来无论是刘焉父子还是蜀汉政权,基本都只是对南中进行遥控,官吏根本不敢前去南中赴任。

因此,当张普开始邛崃山转进的时候,向举就已经确定此人的想法了。

蜀郡属国距离成都太近,一旦与刘云交锋,便是对刘备政权宣战。

严道县以北的肥沃土地,他是保不住了。

张普唯一能活命的机会,便是凭借南中地势,以天师道教义鼓动蛮夷叛乱,与蜀中鼎足而立。

只要灵关道还在张普手中,张普就能将刘备压制在三蜀。

青衣侯向举,是汉化羌人,大汉未乱之时,他幼年曾在洛阳留过学。

其父病死后,向举返回蜀郡属国,接任青衣侯。

过往岁月,向举陆续依附过郄俭、刘焉、张普。

作为人精,他对局势看的极为透彻。

“我们青衣人世代生活在青衣水畔,族人不会远离故土。”

“何必要跟着张普自寻死路。”

“传令,全军休息,不得南下。”

“就让刘升之跟张普慢慢斗去吧。”

周遭的羌兵困惑到。

“可若是师君怪罪下来?”

师君?

向举眼中可从来没有师君。

“若是刘升之南下败北,我军便一路掩杀而下,追击此人。”

“若是张普败亡,我等便顺势归附刘备。”

“如此,岂不美哉?”

羌人们失去了张普的领导,如今族中权柄最大的便是青衣侯。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青衣侯在汉川之战前,早就与曹魏校事暗中联系。

当初,曹操在阳平关一声令下,搅弄三蜀。

彼时曹军势大,刘备新得蜀中,豪强尚未归附。

蜀郡北部都尉的汶山羌,和蜀郡属国的青衣羌收到魏国挑动后,便在各地作乱。

还是刘备下令赵云、陈到二人平定的。

自此战后,向举便销声匿迹,一直在暗中等候校事府新的指示。

直到一日前,方才得到了新的消息。

待众人走后。

向举只留下了几個亲信,从袖中拿出绢布,仔细查阅。

只见其上写着:“邑君且按兵不动,若有人从犍为至,即刻灭之!”

“犍为郡的军队……”

“会是谁带领的,李严?”

李严手中有五千东州兵,驻扎在犍为作为三蜀屏障。

周遭的羌兵都惊惧万分。

“此人颇有能耐,先前破越巂夷军,不费吹灰之力。”

“我们青衣人虽然不下万众。可多是牧民,甲胄稀少。”

“真要斗起来,打的过吗?”

向举心中没底儿,整夜都在沉思,他自是不知,在背后搅弄这般事务的乃是吕玲绮。

也不知,从犍为赶来的乃是真正的校事王冲。

只是事到如今,要不要遵从校事府的号令,向举却也还在犹豫当中。

青衣羌乃是小种势力,独立割据在蜀郡南部,占据着汉嘉县南部的金矿和青衣水畔肥沃的土地。

如今魏军远离,张普遁走,青衣羌会直接面对刘备的强兵,向举可没有傻到自寻死路。

另一亲信开口道。

“邑君,如之奈何啊?”

“且不如先观察观察局势,在做计较。”

向举欣喜道:“此言正和我意,刘备派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