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4. 第一百二十章 刘备问心:升之,你恨过自己的父亲吗?
设置

第一百二十章 刘备问心:升之,你恨过自己的父亲吗?(1 / 3)


李异的一席话,着实让刘云陷入两难。

于公而言,法正能力出众,对刘备忠心耿耿,还是刘备身旁最得力的参谋。

于私而言,在汉川作战的那段时间,刘云与法正也时常接触,此人除了性格上有些缺陷之外,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如今曹贼未除,法正却犯下这档子事。

若不能妥善处置,今后可就麻烦了……

李异见刘云陷入沉思,再度冷笑道。

“怎么,我们杀人就要被判刑。”

“独他法正就能脱离《蜀科》之外?”

“刘升之,我们东州士始终是一体。”

“你想惩戒我等,法孝直也绝对逃不脱。”

刘云没做回答。

这个问题,不该由他来作决断。

该由刘备自己决定。

沉思片刻过后,地牢外传来了师妹的声音。

“师兄,刘豫州亲自来请你下山了!”

刘云心中惊起,竟没想到刘备居然做到这个份儿上。

“我这就出来。”

他刚行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在狱中冷笑的李异,开口道。

“你放心吧,你们逃不脱《蜀科》的制裁。”

“蜀中豪右犯事儿要杀,东州士谋反也是一样。”

李异脸上的喜悦瞬间消失,他大骂道:“你这狗东西……刚才还说不杀我!”

“对……我说的是,‘我’不杀你……”

“我保证,信守承诺。”

……

蜀郡,青城山。

绵延鬼道上,青苔遍野。

冬日的积雪还未清扫。

陈到令白毦兵在前扫雪开道。

刘备便迈着台阶,一步一步亲自上山。

五十多岁的老人,步履依旧是这么矫健。

刘云过往战斗的每一处痕迹,刘备等人都驻足停留。

他轻抚着青石板上的刀斧刮痕,隐隐能体味到哪孤守山城的少年郎,当年是何等艰辛。

背井离乡,羁旅多年。

为报师君大恩,孤注一掷,死守圣山三年。

“叔至,古之仁人志士,莫过于此了吧。”

陈到点头道。

“乱世信义凋敝,能恪守忠君之道者,历来不多。这样的义士,风霜高洁,今后必能彪炳史册。”

刘备深深点头,目光之中满是心怜。

他迈步来到山门口,山门前屹立着的大青石,早已破碎不堪。

只能隐约辨认其上,还有着青城山三個隶书大字。

走入山城,道馆破碎。

天官石像尸首分离。

地官、水官的石像已被积雪埋入大地。

四周残墙碎瓦之间,依稀还留存着当年战斗时溅落的血痕。

唯有屋檐上的六天妖旗仍在,屋内天师木像不倒。

刘备来到张道陵的木像前,缓缓行礼。

大汉四百年,历来是天子掌法,大夫掌儒,民间布道。

儒皮法骨存道心,汉庭历来是三教合一,无所偏废。

张道陵是西汉留侯之后,在蜀中布道传教,治病救人。

三代天师,文治武功且不说,至少治下百姓,算是活得安泰。

汉川之战,天师道又立功最大。

综上种种,刘备对张鲁政权有天生的好感。

此番,刘备带着张飞、赵云、陈到等人亲往青城上,表现出的政治意义极大。

因为五斗米教最初,就是断道的米贼。

是和太平道一样,造反朝廷的妖人。

尽管曹操在建安年间,以汉献帝的名义加封张鲁为汉宁郡太守,镇民中郎将。

可是,对于其他政权而言,曹氏政权的政令自然是矫诏,他们依旧会称天师道为米贼、米巫。

为了彻底将张鲁政权归汉合法化。

刘备来青城山,就很有必要了。

刘姓的后人,天子敕封的豫州牧,亲自收服五斗米教。

如此,张鲁投刘便不再是马超那一类走投无路的客将,而是有种张良归汉的意味在其中。

从此之后,五斗米教将从反叛朝廷的‘米贼’,彻底变为支撑汉室朝廷的力量。

刘备给足了张鲁颜面。

“师兄!”

“快点,刘豫州等候多时了。”

刘云刚从地牢中走出,很快便听到师妹的催促声。

“不知刘使君到来。”

“在下有失远迎。”

刘备闻声而出,这腊月大雪落下,雪中二人相见。

刘备见刘云衣衫单薄,眼神温热。

他亲自解下背后大氅,系在刘云身上,低声抚慰道。

“多日不见,升之在广汉受累了。”

“如此严冬,怎生不穿厚点。”

此番刘备之举,有违主臣之礼。

刘云本想拒绝,可见对方眼中炙热,也没敢推辞。

刘云恭敬行礼过后,转手便将鸯剑奉还。

“谢过刘使君青睐。”

“汉川一别,承蒙刘使君信任赠剑。”

“如今,蜀中局势大定,广汉贼子尽除,此剑仍可物归原主。”

刘备顾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