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望门娇媳
  4. 第 62 章
设置

第 62 章(2 / 4)


帝将三品大员聚在文昭殿开始审讯,施卓平日虽炸炸咧咧,实则是个老狐狸,很容易便将自己摘的干净,都推到户部尚书岩峰身上。

可怜过去户部尚书被荀允和这位侍郎给压着抬不起头,心中怀恨,好不容易入阁果断投靠裴循,不成想这么快被人抓到把柄,心里是叫苦不迭,他也圆滑,只肯承认当时有小内使拿了诏书来,自个儿没细看便按了印,绝不承认有心伪造。

皇帝坐在上首,铁青着脸没有吱声。

自冷静下来,皇帝又怎么可能看不出端倪来,无论真假诏书,上头那内阁和司礼监的印章都是确切无误的,能将内阁与司礼监调度得团团转,还能是谁呢。

裴循跪在蟠龙宝座下,一言不发。

皇帝木木看着前方,没有再让

() 刑部尚书萧御查下去。

“革除户部尚书言锋阁臣之职,发配江州为吏,擢刑部尚书萧御入阁。”

留着都察院首座施卓,便是为了让他制衡荀允和,施卓是聪明人,今日这番敲打,接下来断不敢再伴着十一王做出违拗圣意之事。

就这样内阁班子重新做了调整。

司礼监这边,刘希文雷厉风行将卢翰一人给抓出来,皇帝看着平日唯唯诺诺的卢翰跪在脚跟前哭,气得一脚将人给掀翻了,

“朕还没死,你们就急着投靠新君!”

司礼监上下悉数跪下,只道不敢。

刘希文立在皇帝跟前,对着余下司礼监几位秉笔与都督,严肃教训道,

“你们始终要记住,司礼监只有一个主子,那便是圣上!”

别看刘希文心里已倾向裴沐珩,他始终拧得清,从未做过背叛皇帝的事,对着裴沐珩的帮衬也是点到为止,从不越界。

忠心,有分寸,不与人为恶,是这位司礼监掌印立身法宝。

他就靠着这份炉火纯青的功力,一直屹立在朝廷之巅。

料理了内阁与司礼监,最后就轮到通政使瞿明政了。

诏书有误这么重大的过失,总要推出一个人承担后果,内阁与司礼监是皇帝左右手,他们出了乱子皇帝颜面无存,大晋朝廷威信无存,所以此案最终只能由通政使瞿明政来背。

全大晋所有折子都要从这位通政使手上过,他便是皇帝的眼睛耳朵与喉舌,这么关键的一个人物为十一王所用,皇帝快气炸了,当场以诬陷昭明郡王伪造诏书之罪,将瞿明政拿下,阖家悉数入狱,皇帝狠狠惩治瞿明政,也是敲山震虎,让所有朝臣看明白,现在拥立新君还为时尚早。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名不虚传。

所有朝臣胆战心惊。

裴循跪在一隅,俊脸已是一片苍白,他双手伏地,深深吸着气。

自夺嫡以来,一路顺风顺水,眼看就要成功,却栽在一手教养长大的侄儿手中,裴循心情可谓郁碎。

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往这位十一王身上看了一眼,也不曾责备他一句话。

是保全,也是失望。

最后皇帝与萧御道,“你以三法司的名义发明文昭告天下,带着熙王将此案真相公布于众。”

带着熙王的目的很简单,挽回面子。

皇帝快刀斩乱麻处置了假诏一事,带着刘希文回了奉天殿。

离开前嘱咐裴沐珩去一趟太傅府。

显然皇帝也很关心这位老太傅的安危。

裴沐珩一路出文昭殿,往午门去。

沿途百官瞧见他,均行以注目礼,只觉面前这位郡王姿容清举,衣不染尘,叫人五体投地。

方才在社稷坛多么惊心动魄啊,不少大臣都要替熙王和裴沐珩捏了一把汗,偏生这位年纪轻轻的郡王,不卑不亢,旁征博引消除皇帝猜忌,并反戈一击,精彩痛快地打了十一王措手不及,这等临危不乱

的本事(),阔达明睿的气格?(),叫人拍案叫绝。

这才是王者风范。

可惜生在熙王府,众臣免不了又一次替他惋惜。

出了午门,裴沐珩快马加鞭往齐府赶去,这一路神情丝毫不见松懈。

裴沐珩自小聪慧,启蒙甚早,早在三岁便能认字诵诗,宗人府有令,五岁的皇孙均要入宫启蒙,裴沐珩也是这个时候被送去皇宫,因着熙王不被皇帝待见,裴沐珩在学堂里没少被其余皇孙欺负,直到他在学业上崭露头角,齐老太傅对着他赞不绝口,皇帝这才知道熙王府有这么一位出色的皇孙。

七岁那年,也正因为老太傅一如既往的钟爱,大兀使臣来朝时,他成为进入奉天殿伴驾的四位皇孙之一,才有了当年喝退使臣这一壮举,由此被皇帝留在身边悉心教导。

平心而论,老太傅是他的启蒙恩师,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老太傅出事。

锐利的马蹄声撕破寒风,裴沐珩心急如焚赶到太傅府,太傅府门前果然聚了不少士子,人人义愤填膺均要为老太傅讨要个说法,齐家大老爷立在台阶处,抬手安抚众人,

“诸位诸位,方才熙王府的郡王妃赶到,及时将我父亲的命救了过来,如今他老人家已转危为安了....”

裴沐珩来不及下马,听到这句话,脑子里轰了一下,刹那间沉湛的双眸仿若冬雪春融,慢慢浮现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