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望门娇媳
  4. 第 56 章
设置

第 56 章(2 / 4)


心人发现了。

秦王妃笑眯眯看着徐云栖,

“珩哥儿L媳妇好像还不曾献寿礼,对了,我记得那日十二王也曾教过你学箭吧。”

殿内静了一瞬,徐云栖倒也大方起身,朝皇后欠身道,

“娘娘,孙媳手艺笨拙,就不献丑了。”

裴循也在这时回过身,朝她慢慢投来一眼,这一眼含着云淡风轻的笑意。

皇后哪会怪她,

“你是什么性子本宫还能不知道,你赠了你十二叔两瓶药油,便是最好的寿礼。”

提到这一处,皇帝想起十二王的腿伤,“循儿L伤势如何了?”

裴循起身行礼道,“父皇,儿L子已痊愈。”

徐云栖给裴循疗伤的事,瞒不过皇帝,皇帝看着徐云栖颔首道,“都是珩哥儿

() L媳妇功劳。”

裴循笑着应是。

裴沐珩自然不会让妻子置于尴尬之地,很快起身绕至殿中,朝帝后施了一礼,又与十二王作揖道,

“侄儿L一直记着今日是十二叔的寿辰,故而快马加鞭赶回,倒也带了一件寿礼要献给十二叔。”

“哦?”裴循明显满脸兴致,

裴沐珩抬首往身后望了一眼,只见黄维捧着一物快步上前,裴沐珩从他手中接过此物,再而递至裴循面前。

裴循目光落在那一物,幽幽眯了眯。

“半月前,侄儿L亲自领着五千精锐潜伏入山,终于擒得蛮族之首孟衍,孟衍这些年不仅不给朝廷缴纳赋税,甚至打劫官粮,实在可恨。”

“不过孟衍此人弓艺娴熟,便是侄儿L也吃了他不少苦头,所幸陛下麾下的官兵终究胜他一筹,侄儿L便在他们的灵山顶擒获了这把弓,十二叔最喜收藏名弓名箭,这把弓便献给十二叔当寿礼。”

这本该是一段佳话,甚至谁都要赞一句裴沐珩与裴循叔侄情深,毕竟当初裴沐珩是裴循带出来的。

但这里头却有一桩典故。

早在十国之际,朝廷为了招抚异族,遣人去灵山谈判,最后双方和谈成功,当时的承前太子着人在灵山立了一块碑,将朝廷官员与蛮民领袖共刻其上,象征情谊永存,且赠了一把好弓给当时的蛮民领袖彭玉山,这把弓世代相传,如今到了孟衍手里。

本没什么,可那位承前太子后来忤逆父亲,造反成功登基为帝。

十国去当今大晋有上千年之久,这段旧闻知之者甚少。

偏生熟读史书的裴循知晓,皇帝也知晓。

皇帝捏着那串沉香珠,往背搭上一靠,饶有兴致看着二人。

裴循深深凝望裴沐珩,旋即大笑一声,

“好弓!”

他接了过来,手中一沉,这把弓渡了一层铜色,非力达千钧者拉不开,裴循把玩片刻,先是十分兴奋,到最后目露惋惜。

“循儿L,这是怎么了?”

裴循将之奉给皇帝,

“父皇,此弓上刻金纹,精致华美,却不太实用,不适合儿L臣,这把弓有些年份了,不如献给父皇把玩。”

除了皇帝,裴循与裴沐珩,无人看出这里头的玄机。

皇帝手搭在膝盖,悠闲地点了点头,“行啊,你不喜欢,那就给朕。”

裴循扭头与裴沐珩道,

“珩儿L,这弓就当我收了,你别怪我借花献佛将它献给陛下,改明儿L我请你喝酒,谢你这份心意。”

裴沐珩听到这里,微微苦笑。

“侄儿L恭候大驾。”

半个时辰前,他入宫之时立即将此物献给皇帝,皇帝把玩了此弓,却是笑道,

“今日是你十二叔生辰,这弓你给他。”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幕。

聪明如裴沐珩又怎么可能做出这等当众离间他们父子的冒失之举,这

无非是近来秦王式微(),十二王势头正盛(),皇帝偏又到了朽木之年,随意的一次试探罢了。

老道如裴循,自然是避过了这次险,但从此叔侄之间的隔阂就越深了。

眼看秦王不顶事,偏生荀允和这时又成了裴沐珩的岳丈,裴沐珩深知,这是这位智若渊海的帝王新一轮的平衡之策,意图拿他来制衡裴循。

而裴循这一句“赶明请你喝酒”,便意味着他要反击。

偏生席间言笑晏晏,谁也不知立在大晋权势最顶端的三人,完成了一次不见血光的交锋。

自古以来,帝王无情,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皇后等人浑然不觉,甚至连连笑着摇头,吩咐摆膳。

燕贵妃独自坐在小几饮酒,眼看上方,帝后坐在正席,皇帝还时不时抚了抚裴循的头额,怜爱之意十分明显,燕贵妃心中泛酸,她举起酒盏盈盈望向皇帝,

“陛下,臣妾今日兴致好,陛下可否陪臣妾喝上几杯?”

皇帝听到燕贵妃这句颇带埋怨甚至暗含娇嗔的话,立即转身过来,往她的方向挪了几寸,

“好好好,朕今日陪你,不醉不归。”

燕贵妃与皇帝年纪相仿,少时也算青梅竹马,先皇后去世后,整个后宫几乎都落在燕贵妃手中,燕平执掌内阁时,燕贵妃称得上如日中天,如果当初皇帝不是为了平衡江南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