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望门娇媳
  4. 第 45 章
设置

第 45 章(2 / 3)


皇帝固然不想失去曲维真,江南还靠曲维真坐镇大局,他也不愿意看到这个案子剖出来是血淋淋的皇子夺嫡之争,甚至还借着这个案子顺利地将国策推行下去,裴沐珩这桩差事处处办在他心坎上。

皇帝很满意。

满意之余,他甚至隐隐生出几分遗憾,这份遗憾源于什么,他一时还未细想。

“你在扬州试行的这个法子很好,这样,待会朕下一道手敕,即日起,你照管户部,国策推行一事由你全权处置。”

裴沐珩抬眸看着皇帝,愣了一会儿,立即磕头谢恩,“孙儿谢皇祖父信任,孙儿一定全力以赴。”

很快,裴沐珩握着这份手书,随着传旨太监往户部去,出门时正撞见司礼监掌印刘希文捧着

一匣子奏折进门,两厢视线对了个正着。

刘希文那一眼凝重又严肃,裴沐珩看明白了,刘希文承了他的情。

裴沐珩前脚一走,荀允和后脚进了御书房。

皇帝看着他笑着招手,“述之,来朕跟前坐。”

荀允和掀起蔽膝,坐在皇帝身侧锦杌,皇帝将案子邸报递给他,

“瞧,这些都是你女婿的手笔。”

荀允和闻言微微苦笑,“陛下,臣心里当他是女婿,他却未必肯认臣这个岳父。”

“哈哈哈!”皇帝同情地看了他几眼,先前荀允和与皇帝剖过心意,皇帝感同身受,同样是第一个女儿,同样活泼天真,明月公主给大晋带来了祥瑞,而徐云栖则出生在荀允和生辰这一日,荀允和将之视为上天赐给他最珍贵的礼物,两个老父亲对着女儿都有同样一份深沉的爱。

“不过你比朕幸运多了。”皇帝脸上笑容淡去。

荀允和拱袖道,“臣也是托了陛下洪福,方能寻回遗珠。”

明面上的缘故是皇帝下旨让他办寿,他的妻女方有机会发现真相。

皇帝颔首,目光复又落在那叠供词及文书上,“珩哥儿有社稷之能,是王佐之才。”

荀允和听了后四字,微微眯了眯眼。

一句“王佐之才”便已将熙王府踢除夺嫡阵营。

熙王失宠之谜不解,皇帝一日都不会考虑熙王府。

荀允和知晓皇帝这话不仅是感慨,也是试探,他立即颔首道,

“当初陛下将臣的女儿赐给三公子,是臣女儿之福气。”

荀允和为何提这一茬,便是告诉皇帝,徐云栖行医,不适合入主中宫,皇帝不必怀疑他帮着熙王府夺嫡。

皇帝果然露出笑容,近些年裴沐珩在朝中崭露头角屡立大功,皇帝岂能不怀疑这孙子有夺嫡之心,只是前段时日他亲自将徐云栖接回来的时候,皇帝便释疑了。

大晋不可能有行医的皇后。

裴沐珩接回徐云栖,也是另一种表态。

“朕还听说你亲自下厨给你女儿做吃食,君子远庖厨,这个道理你不懂?”

皇帝这是告诉荀允和,他和熙王府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监视之下,皇帝想用荀允和,不希望他越界。

荀允和何尝不明白,“她吃了太多苦,在她需要臣的时候,臣不在身边,即便做再多也不过是臣在自我安慰罢了。”

皇帝意在敲打,并非真不同意他挽回女儿,若荀允和藏着掖着,反而弄巧成拙。

皇帝看着他通红的双眸,宽慰道,“水滴石穿,慢慢来,得了机会,朕会帮你。”

裴沐珩出了午门,顺着白玉石道往对面的官署区走,行至承天门处,见一人搭着内侍的手慢悠悠往午门方向行来。

裴沐珩立定片刻,上前朝他施礼,“十二叔,”目光落在他腿边,蹙眉道,“十二叔腿疾又犯了?”

灯芒绰绰约约映出裴循疏朗明阔的面庞,裴循早就发现了

他,唇角擒着一抹极浅的笑意,语气一如既往温和,“秋寒突至,一时还不适应,便隐隐作疼,对了,听闻你在扬州立了大功,你那个法子我听说了,朝中盛赞,此策可推行全国,不仅确保军粮不误,亦可充实边境,珩儿,你是社稷之才。”

什么人被称为社稷之才,是能臣干吏,是能称为宰辅的人,辅佐谁,自然是他这个十二王。

裴沐珩却面露惭愧朝他施礼,“扬州是十二叔母族之地,若非十二叔宽厚,我岂能这般轻易立功回京,十二叔这份关爱之心,侄儿铭感五内。”

裴循笑,“快别说这样的话,扬州那些盐商骄纵惯了,目无国法,我过去看着长辈面子,少不得宽宥,如今有你整顿,我也少操一份心,否则当初我能举荐你去?”

这话是告诉裴沐珩,秦王举荐他去是把他往火坑里推,而裴循举荐,则是信任,可惜裴沐珩还是辜负了他的信任。

裴沐珩叹气,“朝局艰难,圣威难测,侄儿年纪尚浅,诸事考虑不周,左支右绌,不敢迈错一步,若有不周到之处,十二叔一定海涵。”

言下之意是你们神仙打架,别让他一个晚辈为难,他谁也不敢查,谁也不敢得罪。

裴循哈哈大笑,上前抚了抚他的肩,意味深长叹道,“回想当初你方四岁便跟在我脚下,从我习武练箭,一眨眼你都二十出头了,如今我脚受伤,恐一时难痊愈,你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