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八零之高嫁
  4. 返城
设置

返城(1 / 4)


返城
很快又有人来买糖葫芦了, 林雨珍说,“表哥, 那你先忙吧。”
她和赵林芳还有隋丽华一起吃着糖葫芦, 继续往公园里面走,后海这一片地方挺大,但适合滑旱冰的水泥地不多。
赵林芳问, “丽华姐, 你真不去皮革厂上班啊?”
隋家以前是武术世家,世世代代以习武为生, 但现在早不行了, 在她爸那一辈就改了行了。
她爷爷年轻的时候特别厉害, 两只手同时拎着百八十斤的东西, 还能走得虎虎生风, 不但功夫好, 戏也好,在京剧团都算数一数二,可惜现在早退休了, 而且去年中风了, 虽然没瘫在炕上, 但左边的手没知觉, 也使不上劲, 最多也就能做个饭。
她爸爸从小不爱练这些人,现在是皮革厂的车间主任, 安排自个闺女去厂里上班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问题是, 隋丽华不想去。
她从小在皮革厂的家属院长大, 早就跟着他爸去过皮革厂的车间,别看生产出来的皮革那么漂亮, 做成衣服鞋子也都好看。
其实车间里洗皮子的水都黑乎乎的,而且制皮子那个味儿,真的特别呛人。
当然,也有好一点的岗位,比如仓管,比如厂办,但这些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暂时没有空缺,她爸答应她了,只要一有机会,就使使劲,给她调过去。
即便是仓管或者厂办,其实她也不爱去,觉得这种工作都特别没意思。
隋丽华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她想像爷爷一样,当一个武术演员。
可惜她昨天去剧团问过了,人家说了,现在根本不招人,临时工也不招。
隋丽华回答,“再说吧。”
她们三个走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滑了,有个八九岁的小孩儿滑得特别好,还敢转圈呢。
隋丽华和赵林芳立即换上了旱冰鞋。
这俩人一下场,做了几个漂亮的蹬腿动作,立马就把小孩的风头盖过去了。
都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还跟人家小孩较劲儿。
林雨珍抿嘴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公园。
今儿这么一来一回,现在应该快十点了,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了,她得赶紧回去了。
眼瞅着西厢房几天一变样,一开始铲了墙皮,换了门窗,打了腻子,现在新涂料也刷好了,屋子里没什么东西,四面雪白,真别说,还挺顺眼的。
许俊生不用别人,自个儿把青砖地面用拖布擦了又擦,琢磨着等过几天涂料干透了,就能摆家具了。
关于买家具的事儿,之前他跟林雨珍商量过,两个人的意见也不一样,反正距离婚期还有时间,家具厂现在可以专门订制,让厂里的人量了尺寸再做。
许俊生承认,这种做法的确是最合适的,但这回,他没听林雨珍的,因为订制需要时间,问了好几个家具厂,都说咋也得大半个月了,他嫌弃太慢了。
他还是决定买现成的家具。
去商场买现成的家具,倒也有个好处,那就是都做好一段时间了,估计胶水和漆的味道都散的差不多了。
林雨珍也就同意了。
“雨珍你看,这大衣柜还不错吧?”
林雨珍点点头,“还行,用料做工都不错,但这尺寸合适吗?”
许俊生盯着认真看了看,“应该差不离吧?”
林雨珍说,“咱还是回去量一量再说吧。”
她正要再去看别的,许俊生把她拽住了,从军用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得意的说,“你瞅瞅,我早有准备,每个尺寸都量好记下来了。”
这么一看,这大衣柜的尺寸还真行,卧室西边墙上恰好能放下两个,而且还不会遮挡后窗。
只是这成品大衣柜可真不便宜,一个就要两百了,两个就四百了。
林雨珍说,“要不,咱们先买一个得了,反正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衣物,一个柜子就够了。”
等以后装不下来再买也不迟。
许俊生不同意,说,“那哪成啊,以后要是买不着一样的,那多难看啊,就买俩,你放心,钱够用!”
为了修房子和结婚,他爸妈给了一千块,他爷爷也给了一千块,修房子和之前买东西,到现在才花了六七百。
不过,还有大头没花呢。
现在城里结婚,一般人家准备的都是三转一响,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许俊生自然也要买这些,他已经跟人淘换到不少工业票了,等攒够了就准备买了,其中自行车和缝纫机差不多,都是一百五十块左右,这就得三百了,手表就不一定了,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便宜的二三十的也有,指定不行,最贵的好几百的也有,他买不起,他看上一款平城手表厂生产的,售价一百多,收音机倒是不贵,几十块就能买个不错的。
可许俊生不想买收音机,他想买录音机,而且是进口的三菱录音机,一台就得四百多了。
反正,要是都按照他的意思来,这两千块钱最后指定不能够。
林雨珍说,“俊生,咱就先买一个吧,实在买不着成品,咱们到时候让家具厂照原样做一个不就行了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