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4. 第291章 南宋最后一个大奸臣出场
设置

第291章 南宋最后一个大奸臣出场(2 / 2)


。”

“你们等着,我回去收拾一番。”

“等等,这不是晚上了吗?”

“连夜就走,咱们也刚收到信,马车和船都已经准备好了。”

于是才十七岁的贾似道,在宝庆六年二月底来到了临安。

贾贵妃虽然没怎么见过这弟弟,又不是同母的,但对这个弟弟还是不错。

两姐弟先在皇城见了面,贾似道多聪明,小心说话,大打亲情牌,贾贵妃被一阵忽悠,都流泪了,最后对贾似道道:“等会陛下要见你,你在陛下面前,一定要好好说话,不要油腔滑调。”

“弟弟知道了呢,难为姐姐了。”贾似道一口一个姐姐弟弟,让贾贵妃很满意。

离开贾贵妃那边后,贾似道被带到选德殿外。

刚到大殿外面,就看到有几个人站在外面等着,很快就发现,好像大伙是轮流进去的。

这外面站的几个人中,有些衣饰和大宋的不一样,贾似道一时看的有点奇怪,想了想后就明白了,这其中有几个不是大宋的人啊,都是国外的?而且还不是同一样国家的。

这什么鬼?

他当然也不敢说话,只能静静在外面等。

此时选德殿里,皇帝赵与芮正召见大食商人蒲和里。

赵与芮在魏王时,也蒲和里结交,同时双方就商业合作还专门签定了契约。

当时赵与芮保证大宋的白糖往大食方向,只有蒲和里一个合作伙伴,而蒲和里要为赵与芮从大食带回石油、硫磺和硝石,其他的珠宝象牙、香料这些大食物货,赵与芮都不要。

这几年双方交易一直正常,基本都是如此。

赵与芮主要用白糖、铁锅、丝帛与蒲和里置换。

前面说过,蒲和里世代都是海商,祖上蒲亚里当年带数百根象牙到广州而出名,当时广州一次性抽税近六千多贯,和赵与芮做生意前,他就是大食商人中拥有大型商船最多的,有七十多艘船。

和赵与芮做生意这几年,他大赚特赚,船队已经扩展到九十艘。

但他距离南宋有些远,如果运要硫磺和硝石,加上中间的倒腾交易等,需要大半年来回一趟,如果加上石油,基本一年也就跑一趟。

蒲和里前两次都是用几十艘船装满了石油、硝石等物,一路不在其他路经的地方进货,直接到南宋,全部卖给赵与芮后,装满了南宋的货物回去,再一路卖到大食。

现在宝庆六年,他和赵与芮合作了好几年,双方关系越来越好,赵与芮当皇帝后对他也是各种优待,让他到各地市舶司都有优先办理和免税政策。

就在前年,赵与芮给他封了侯,允许在他大宋任何一府州,划地建房,朝廷直接支持一百亩以内的土地。

蒲和里也不客气,直接在泉州和临安两地,各弄了一块地,然后自己出钱盖了两幢大屋,并且在泉州和临安各安置了一个家,家中都有妻子和孩子。

他也浑然把自己当宋人一样在大宋生活起来。

当然,他每年的大部份时间都在海上。

但他年纪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在考虑养老的事,让其儿子接班。

今天就是过来和皇帝相谈几件事的。

此时蒲和里正在向皇帝介绍:“泉州城也有个姓蒲的,叫蒲寿庚。”

赵与芮静静听着。

“蒲寿庚祖上是从占城迁过来的阿拉伯人,嘉定十七年,和父亲蒲开宗迁居泉州,他们家精通航海,擅长商贸,没多久就成为当地大海商。”

“此人我见过,很有志向,精于算计。”

“犬子蒲英对其赞不绝口,打算以后和他合作。”

蒲和里的意思是,他年纪大了,慢慢不再跑远海(大食波斯方向),以后几年,打算只跑日本高丽到泉州,再过五年左右,就不出海了。

其子蒲英跟他出海过几次,出海经验还可以,但毕竟年轻,所以打算和蒲寿庚合作。

“这人精通阿拉伯语和汉学,这次科举考中了当地的举人,他想进泉州市舶司。”

蒲和里说完后,表情有点惶恐。

他是来帮蒲寿庚求官的。

以后蒲寿庚在市舶司,对他蒲和里家族做海商也有极大的好处。

蒲寿庚应该知道他和皇帝关系不错,请蒲和里来求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