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4. 第221章 蒙军遇到我赵与芮,也只能跪了
设置

第221章 蒙军遇到我赵与芮,也只能跪了(2 / 2)


,这是蒙军标配,人人都有,帐篷比较小,卷起来可以挂在马背上,宽约一米多,和后世睡袋差不多。

如果是汉军,会有较大的帐篷,大部份蒙军和契丹等马上民族,都是一人一个帐篷。

地上还有蒙军的小奶锅,用来煮饭煮奶,有铜质,有铁质,还有瓷质,五花八门。

看过蒙军的装备,赵与芮才知道小小一个蒙军骑兵,身上要带这么多东西,难怪战斗力不俗了,也难怪要一人三四匹马,马少了都装不下。

他们的甲具主要有柳叶甲、罗圈甲、锁子甲、札甲。

锁子甲学自西征,从欧洲国家学来的,札甲取自金宋,柳叶甲是他们自己用的。

从葫芦河战斗来看,基本甲具还没有形成制式统一,五花八门都有,大部份应该是各自的战利品。

他们主要用羊角弓,少数人用硬弓,前者基本七斗,八斗力,后者能达一石以上。

很多人都带着响箭,即鸣镐也有驼骨箭、有批针箭,刻木以为枯,落鹏以为翎。

赵与芮发现蒙军带响箭挺多的,不知为啥用。

其他兵器更是五花八门,常见的有环刀,即像圆月弯刀,轻停而犀利。

有长短枪,刃扳如凿,故着物不滑,可穿重札。

看到他们的长短枪,再想到孟珙的来信,赵与芮眼睛一亮,可以学啊。

蒙军的长短枪和标枪一样,可以用来掷扔,近战之时,直接扔过来,能穿札甲。

“这种标枪---”

李平豹嘴巴张了下,想说是长短枪,但还是没说,陛下说标枪就是标枪了,以后大宋这边,就叫标枪。

“咱们可以学着打造,给神臂弓手用,前排长枪兵,可以随身带两杆,应该比短刀好用。”

神臂弓手手臂力量大,用来扔标枪正好。

每人随身带五六杆,蒙军冲锋上阵前时,就可以扔。

你射一弓要十秒左右,但是扔五六杆标枪,可用不了多久。

“陛下圣明,可让神臂弓手学习掷用。”李平豹赶紧拍个马屁。

“这玩意不难,练练就行。”赵与芮拿起一标长枪,身体微微往后侧斜,接着两步助跑,扭身甩胯弯腰,手臂一扬。

嗖,那长枪飞出去约四十多步后,扑哧,扎在地上。

“好。”四周一片叫好声,很多人还是比较意外。

皇帝看起来瘦瘦的,没想到能扔这么远。

赵与芮洋洋得意,心想老子还是有点水平的。

接着他看到蒙军盾牌。

蒙军盾牌也是五花八门,有防牌,以革编条,否则以柳,阔三十寸,而长则倍于阔之半。

有团牌,特前锋臂之,下马而射,专为破敌之用。

有铁团牌,以代兜黎,取其入阵转旋之便。

有拐子牌,为攻城避炮之具。

第一种是革编的小圆盾,远距离防箭可以,近距离很容易被射穿。

团牌比较小,可绑在手臂上,专门用来防箭。

冲锋时,蒙军会举起手臂上的团牌护头部,也有一定作用。

赵与芮每看一样,边上就有李平豹向他解说,其实这些孟珙都在信中提过,但赵与芮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他越看也越佩服蒙军,蒙军的装备多样化,很多都是蒙军自己想出来的,总之都是为了提升战斗力,巅峰期的蒙军,确实比较猛,不过你们遇到我赵与芮,也只能跪了。

而能这么研究蒙军的,也只有他赵与芮。

这时李平豹拿起蒙军的骨朵等近战兵器递到赵与芮手上。

蒙军近战有骨朵、破甲斧,都是手扔的兵器,加上长短枪,两军交阵时,都会找机会扔过来。

很多还带着套马索,套马索这玩意,基本是从蒙古人身上搜到的,契丹人似乎已经遗忘,用的不多。

赵与芮还看到有少量的旗,蒙军中背上负旗的都是中级军官,通常可以在战场上做为指示来用。

他们平时是卷着的,遇到激战打不开局面时,会展开,通常展开,就代表着要强攻,不惜代价的强攻。

“每大酋头项各有一旗,只一面而已,以次人不许置,常卷常堰,凡遇督战,才舒即卷。”

赵与芮看过全套蒙军的装备,心中也有点数了,蒙军装备多而杂,有些实用性较强,有些一般般。

“长短枪,短斧我们可以学习,改用标枪和短刀。”赵与芮这时道:“以后凡与金蒙交战,战后都要收集他们装备,有用的可以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

“陛下英明。”李平豹等赶紧又拍一波。

“陛下看他们重箭。”刘福等皇帝说完,递上蒙军重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