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4. 第71章
设置

第71章(2 / 6)


, 让我听听看 , 到底是谁给他的胆子 “

可他话音刚落 , 就见许敬宗持纺出了列 , 抗议道 :“ 陡下且慢 , 臣以为不可 。

李治神情冷刺 ,“ 有何不可 7“

许敬宗迎着李治的目光 , 朗声答道 :“ 谋逆未遂之人 , 难道会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 就算您见到了他又该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呢 ?“

若是长孙无忌是在谋逆途中被抓了个正着也就算了 。 现在只是一个疑似 , 就让长孙无忌有了开脱的机会 。

但李治必定是不希望长孙无忌脱罪的 。

二者相见 , 反而会给对方打乱局面的机会 。

所以不如不见 。

只是这句话不能由李治说出来 , 而需要由许敬宗代劳 :

“ 以臣看来 , 陡下对太尉犹有恋旧之情 , 只怕不愿继续查证 , 但凡太尉与您说及芥日往事 , 您便会轻拿轻放 。“

“ 然而俏若悖逆篡上属实 , 那么今日有陛下放纵 , 明日便可召集同党 , 付诸实际 , 以防陛下来日反悔 。 到了那个时候 , 纵然陛下安危有臣等誓死守护 , 陡下的颜面又在何处呢 ! “

“ 届时天下人人皆知 , 就连陛下的亲舅舅 , 位居三公的太尉也要背弃于您 。“

许敬宗字字斩钉截铁 ,“ 可陛下别忘了 ! 唐律乃是由太尉制定 , 礼法乃是由太尉主持 , 数年前的天灾中 , 太尉愚要引咎辞职 , 也是陛下碍于种种言论将其请回 , 更不用说 , 凌烟阁功臣中太尉位居第一 “

“ 那么对于不知内情的大唐子民而言 , 到底是长孙无忌权欲膨胀 , 到了窥探圣位的地步 , 还是陛下德行操守有亏 , 让人不由生出反心呢 ?7“

“ 如今既已有此苗头 , 陡下便不该仁善太过 , 要知道自古以来便有古训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

许敬宗的这一番慷慨陈词 , 似乎将这位天子都给震在了当场 。

他脸上的神情幻变一瞬 。

在殿内落针可闻的安静中 , 他缓缓开口问道 :“ 你说来日反悔 …... 岂不是在说 ,

当太尉宅邸被围的那一刻起 , 胺便必须对他拘捕处理了 ?“

这实在是许敬宗话中的漏洞了 。

按照他所说 , 人性是最不能经受考验的东西 。

既然太尉有名有权 , 又被天子一度怀疑 , 倒不如干脆反了 。

所以为了防止这等情况发生 , 断绝后患就是最好的选择 。

可这个围困的决定 , 起码在此地朝臣所知的讯息中 , 都是因陛下不在长安而引发的被迫之举 , 怎能作为一个推断的缘由呢 ?

若真是如此的话 , 朝中只怕要人人自危了 。

许敬宗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话中确有不妥之处 。

不过还没等他回话 , 已听到李义府抢先一步答道 :“ 陡下此言差伟 , 若无前因 ,

何来后果 !“

长孙无忌所为 , 不过咎由自取而已 , 怎能说是因为这出提前的包围 , 促成了他的结局 。

比起许敬宗 , 李义府还要急于将这份联系撒开 。

否则他就要成为这个首要担责之人了 !

所以只能是因为长孙无忌先做了初一 , 才有了陛下的十五 。

李治似乎也被这个理由给说服了 。

谁都瞧得见 , 在李义府那话说完后 , 他有些神思恍惚地重新看回到了面前的书信之上 。

又好像 , 他在看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书信 , 还有早年间长孙无忌的所作所为 。

这些翻涌的情绪 , 到最后都只归结于一句感慨 :“ 太尉不当负我的 。“

这一句话出口 , 谁都听得出其中已有几分哽咽 。

他甚至以手掩面 , 像是并不想要让他此刻的失态为外人所察觉 。

而后又低声重复了一遍 , “ 太尉不当负我的 。“

「 可我又何尝 …...“

他又何尝想要辜负太尉呢 ?

李治无法再说下去 , 猝然离座而起 。

英国公望见这样的一幕 , 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

长孙无忌身价敏感人人均知 。

他既为陛下的亲舅舅 , 也是先帝留下的托孤之臣 , 在陛下先前那一句险些出口的称呼里 , 就已能听出他的地位 。

所以一点也不奇怪 , 陡下在一番 「 负 “ 与 「 不负 “ 的权衡过后 , 竟愚要先逃避开来 ,

等到能以冷静的态度面对长孙无忌谋逆一事 , 再来商议后续 。

可还没等李治走出两步 , 他便听到许敬宗震声问道 :“ 陡下以为 , 长孙太尉比之薄昭如何 7“

李治脚步一顿 。

谁是薄昭 ? 那是汉文帝的舅舅 !

也是一个 …... 被汉文帝逼迫自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