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玩唐
  4. 第四十九章 砸场子
设置

第四十九章 砸场子(1 / 4)


一画不知道天津桥外,有个人在为他晨风中岫”

进了大殿,群臣上奏,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王画也进奏了,但听取了朱全的意见,说得轻描淡写。颇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逃户增加,吞并土地严重,买卖人口现象繁多,在武则天时就越演越烈。象驻守西域的大都督郭元振还做过人贩子,可老武却宽郝了郭元振的罪名,相反因为他写了一道《宝剑赋》,反而更加器重。

不过也不是只有王画一人知道自从去年秋冬以来发生的事。将殿中大臣数一数,至少有一半人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消息。但因为这个问题积累日久,人们对它都淡漠了。忽视了它的严重性。即使有人认识到严重性,可马上夏粮就要收获上来。

棉花的种植,并不耽搁夏粮的收成。而武三思死后,新的权力真空谁来填充,才是最主要的。

还有一点,造事的罪盔祸道不是普通人,参与这些事的都是唐朝的精英,比如各大世家,新兴庶族,王公大臣,就是老武意气风发。也只打击了一部份关陇世家。现在老武临死时都回归了传统,更不用说是李显等君臣。

如果真要按王画所说的,将这件事公开地揭开,将会掀起轩然大线一就是宋骡面对这个课题,都有可能退却。或者他也认识到事态的危机,但现在不是揭开的时候。除非发展到去年夏天的局面,也就是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才能让李显认识严重性。现在说没有效果,反而空惑麻烦上身,不如不说。王画说完了,大殿上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大臣附和。王画也没有强谏,躬身退下去,不语了。

有些人略略感到惊诧,王画的表现很不符合王画一惯的风格。

他们不由转头朝王画看去,却看到他脸色很平静,就象一个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下的湖泊。

知道事态发展的大臣,更加不解。

他们不是对王画失望,以王画的“肆无忌惮”只有认为想做的,不可能畏惧各咋。世家的。为什么王画这种作为?

李显却松了一口气,这个课题太大了,不要说别的,就是宗室弟子,也有一大半有这样那样的行为,比如象自己几个女儿,还有太平公主他们,不能翻开此事。

至于老百姓,他是和平天子不错,也不会象杨广那样对老百姓残暴,但不可能将老百姓放在心上的。

这件事就些揭过了。

王画继续如常,而且在户部里,除了真正过意不去的,他才与其他同僚发生争执,其他时候还是一个好好先生,因为进入户部除了打下杂的一些衙役外,百分之百的官员都比他岁数大,因此他对所有人都很有礼貌。那怕是一个小小的笔吏。

这让李显倒十分欢喜。

就在这时候,太原王家来人了。

本来也知道王画的合作。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不然王画都不会在信上刻意写出此事。但只认为象与韦家的合作一样,两方找一个代理人,合作起来,一年有可能为王家带来几万绢钱,甚至十几万维钱的收益。当然也是一个不菲的收入,可有了朱企处理,已经足够。

然而接到朱全的来信后,王家几个长辈全惊动了。

一起看着信上说数字发呆。一车万婚钱,这是何等的概念,但这几个长者还意识到,不止是一百万。因为自己家族在中间起的作用非常因此王画占的还是大头,那将是多少钱,五百万婚钱,还是一千万婚钱。是什么行业有这个暴利?

除非王画将唐朝的盐业全部占领,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旁人说出来的,王家的这几个长辈,都认为王画是疯子。但话从王画嘴中说出来的,都有些半信半疑。最后决定让王涵的父亲亲自来洛阳,确信了就承认这个合作,不确信再回来禀报。但王家已经在布置为王画转移百姓的工作准备。这是与王画打了数次交道。得出的结果,得表现出诚意出来。

王涵的父亲,立即来到洛阳。

王画一家也小心翼翼地招待,本来王迤想称呼亲家的,但这一声亲家始终说不出口。王涵的父亲也觉得很怪异,甚至有些不高兴。一直等到王画从户部当值回来。

没有等到王画行礼,王涵父亲直接说道:“王侍郎,我们到你的书房说话。”

懒得让王画见礼,当然,如果王画光明正大的迎娶王涵,那也许是另一种态度。如果不是看到自己女儿似乎病情在转好,他都产生想将女儿带走的想法。

朱全在旁边,看到王涵父亲恶劣的态度,也只是笑笑不语。

王画也笑了一下,换作自己的女儿,一心跑到人家做小腾,自己恐怕也不乐意。

他将王父与朱全引到书房,王父直接问道:“对于与贵府的合作,我们王家是很乐意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你为什么有这么大把握带来如此巨大的利润?。

“伯父,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海外发现了一块大陆,面积比我们唐朝实际控制的面积有可能还要大上一点。”

唐朝最鼎盛时面积达到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就是现在加上属国,也有近千万平方公里。但实际控制的面积也不过五六百万平方公里,远远没有大洋洲面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