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4. 176. 整顿河东(二更) 顿可很快,林从就……
设置

176. 整顿河东(二更) 顿可很快,林从就……(1 / 2)


可很快, 林从就没心情同情郭威了。

因为现在接河东的,是他啊!

先别管以后郭威会不会累死,身为北京留守, 他如果指望这群歪瓜裂枣, 他得先累死啊!

而且林从,可没郭威那种做牛做马的精神, 他还得好好活着孝敬他娘了!

林从痛定思痛, 决定得处理这事。

于是,林从从来到河东,真正开始干活了。

林从第一步先抓了河东的兵权。

毕竟在这个武德充沛的时代, 兵权才是一切的根本。

他无论干什么, 得先把兵权把在手里, 别人才能忌惮,才不敢动, 他才能实施新的策略。

好在这个并不算难, 河东的兵权以前都是牢牢把持在河东节度使手中。

他大姐夫石敬瑭登基之前一直在石敬瑭手中,后来登基后, 他大姐夫安排了侄子石重贵镇守河东,兵权就到了石重贵手中,后来石重贵回去,他来了,自然兵权就到了他手中。

由于整个交接比较清楚,所以河东兵权并没有太大问题。

他一来, 身为北京留守, 就成为河东军的最高统帅。

而河东军兵力大约三万多,不过其中一万零散的分布在晋阳周围的其他州的刺史手中,只有两万多, 在晋阳城内,其中史弘肇身为都虞侯还掌了大约五千兵马。

那剩下的一万五兵马,林从就自己和郭威分了,不过练兵的管理的事,林从就全权委托给郭威了。

毕竟他现在还有一大堆活要忙。

郭威也很是能干,林从把他放在河东军中,虽然郭威以前没在河东军中待过,但很快和河东军打成一片。

除此之外,林从还给郭威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翻翻河东军中的档案,把那些以前打仗不错,但由于各种原因赋闲回家,或者请辞回乡的将军都给翻出来。

林从发现他大姐夫把最后一波将领带走后,河东居然出现了将领空白,整个河东,除了史弘肇还瘸子里面拔将军,算是个能打的,其他的,就连点名声都没有了。

这怎么行,要知道河东可是抵挡契丹的边关。

虽然如今中原和契丹在蜜月期,耶律德光还正被燕云十六州糊着眼,可林从知道这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

契丹目前还没法管理中原地区,他自从得了燕云十六州后,还是每次等打了粮食都拉回契丹,并且吃相很难看,燕云十六州的刺史已经多次表示想回归,因为契丹剥削太过,只是石敬瑭为了不起战火,才压着。

可谁都知道,这一纸盟约压根撑不了多久。

林从比别人知道的更清楚点,知道他大姐夫一驾崩,两国立刻撕毁盟约就开战了。

如今算算,也就三四年的时间。

而到时,河东和河北就会是契丹南下的第一波冲击点。

而凭现在河东这名将凋零的样,别说抵挡了,能不能撑过一波都是问题。

安排好了武将这边,林从就开始着手其他方面。

首先,就是官员的调整。

苏悦身为长史,林从没动他,毕竟他这个年纪,过两年也该回家养老了。

林从就把苏禹珪提了上来,他虽然在提拔官员时有点问题,但才学还是可以的,所以林从干脆就没让他管官员升迁,而是把他升为行军司马,以后处理衙门的事。

这家伙既然历史上能当宰相,那起码处理政务的才能还是有。

行军司马虽然主武,但他是个文职,是节度使手下打理军务政务的,让苏禹珪当也合适。

然后河东的库房,本来杨邠管理,这老头人虽然古板,但很是清廉,从不贪墨,林从就没有动他,不过林从把府衙的账目和钱财,交给了柴荣。

林从之前看账本,发现衙门穷的叮咚响,如今急需柴荣发挥一下他财神的功能。

林从以前在他大姐夫石敬瑭贿赂契丹用燕云十六州时,就知道河东没钱,可没想到河东的库房这么空,林从之前去看,看到库房里的老鼠都是瘦的。

而等柴荣解决了河东库房赤字问题,林从打算在晋阳城开设学堂,设立文学堂和武学堂,由衙门支出一定费用,请大儒和武师傅坐堂,给河东养点韭菜,不,好苗子出来。

当然,这得等柴荣解决完库房赤字,否则没钱就不用想了。

不过除了这个,林从还想到一个不用花钱的法子,就是在军中进行大比武。

过一个月举行一次,赢的头名可以给升一级,这样既不用花钱,还得捞一捞看军中有没有好苗子。

所以林从立刻把这个建议给了郭威,并且每月大比武,他都亲自去,对于大比武头名进行亲自授官,嗯,既显得重视,又不用花钱。

而最后,就是范质,林从正式任命了范质作为自己掌书记,不过还是特地给他说了一句,让他及时更新一下知识储备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