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秦唐之好
  4. 37.第 37 章 咸阳
设置

37.第 37 章 咸阳(2 / 3)


一个特质的匣子中,托腮望着窗外的枯枝,心中暗道,难怪她家阿娘这般喜欢与俊俏的小郎君谈情说爱。

原来这滋味,竟是这般美好。

从前李令月与嬴政通信,只是单纯交流公务,如今么,在交流公务之余,似乎还有了一点小小的盼头。

就在这时,身边的亲兵面带喜色地对李令月道:“咸阳宫那边派人送了东西来,是秦王身边的近侍亲自送来的。”

李令月并未对身边之人隐瞒她与嬴政之间的关系,她身边的亲兵自也盼着自家主将能够如愿以偿。

这名亲兵因受过李令月大恩,看待李令月时自带一层滤镜。

在她心中,大唐绝大多数贵胄子弟都配不上自家主将。

而秦王无论从出身容貌而言,还是从才干气度而言,都是大唐那些小郎君们拍马不及的。

可惜了,秦王终究不可能跟着他们回大唐。

否则,这名亲兵是真的看好他做自家主将的皇夫。

李令月道:“还不快将人请进来!”

以往,嬴政也不是没派人往她这里送过东西,但正儿八经派身边近侍跑一趟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李令月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好奇来。

如今,秦王身边顶替了赵高的内侍,名唤程武,是一名看起来老实敦厚的人,与目光活络的赵高极为不同。

这程武瞧着宽和而木讷,却颇有几分内秀。

“太女,这是王上特意派人去楚国取来的宝珠——随侯珠。王上说,也唯有此珠,堪与太女相配。”

李令月打开匣子,但见一枚表面微带荧光的珠子呈现于眼前,她好奇地伸出手,碰了一下那枚珠子:“这便是随侯珠?”

这颗珠子硕大圆润,又如此美丽,难怪能被奉为楚国至宝。

只是,嬴政怎的突然想着将随侯珠给她了?

李令月将那枚随侯珠放在手掌心中把玩了好一阵,才命身边之人将随侯珠好生存放在她的书房内。

即便于她观赏,又可在夜间将这随侯珠拿来照明,也算是没有白白浪费它的功效。

曾有人猜测,随侯珠是珍珠,也有人说,随侯珠是料珠或金刚石。不过在李令月看来,这随侯珠更类似于萤石。

萤石为发光矿物,本身带有一定的辐射,这珠子平日里用来观赏或是作照明之用还可,时时带在身边就大可不必了。

程武见李令月对随侯珠颇为喜欢,心中亦十分高兴:“王上为了替您准备这件礼物,足足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呢。”

李令月想起她之前与嬴政的对话,问道:“这便是他准备给孤的‘惊喜’?”

“王上的心思,小人不好猜测。不过,小人从未见王上对哪名女子这般用心。”

“他的心意,孤收到了,孤十分欢喜。你替孤带句话,就说过几日,孤便去咸阳宫找他。”

……

“她果真说,她几日后要来咸阳宫?”

秦王的神色看起来与方才处理公务之时没有任何不同。

只是,作为近身侍奉秦王之人,程武仍然能从秦王微微上扬的尾音中,看出秦王心情很是不错。

“是,太女说,她也有‘惊喜’要赠予王上。况且,她对咸阳宫十分好奇,若王上能陪她逛一逛咸阳宫,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是逛逛咸阳宫罢了,也值当特意拿出来郑重其事地说吗?”

嬴政表示,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不过,为表对李令月的看重,他还是命咸阳宫中的宫人提前筹备了起来。

与李令月有关的事,对于秦国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小事。

很快,秦国的大臣们也知道李令月应嬴政之邀,即将来咸阳宫一事了。

这位大唐太女自入秦以来,行事一直十分低调,但她所做的每件事,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秦。对于李令月,秦国大臣们的感观十分复杂。

一方面,他们心知,她定然能为秦国带来不少机遇,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为李令月会给秦王带来多大的影响,会将大秦导向何方而忧虑。

这种焦虑,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等。

他们对后世大唐知之甚少,大唐之人却通过史料掌握了他们的绝大部分信息。

秦王先是任用李斯变法,而后又命王绾兴建造纸厂,意图让纸张尽快在秦国境内蔓延开来。

这两件事,虽说是秦王的手笔,一些机灵的大臣们却能看出,其背后有着这位大唐太女的身影。

也不知,这位大唐太女这次来咸阳,究竟意欲何为。

这时,有人灵机一动,开口道:“王上才将随侯珠送了出去,大唐太女就要来咸阳宫……莫非,他送礼的对象,就是这位大唐太女?”

之前曾专程为此事出去打探过的几位大臣闻言,不由面面相觑。

“这……似乎并非不可能啊……”

“你们算算,自打王上将长安给了大唐太女,他都往长安跑了多少回了……”

“听说王上专程给了大唐太女一条与他联络的途径,二人几乎每日都要传信……”

因先前华阳太后将侄孙女宣入宫中,还特意召秦王去说了一会子话,大臣们甚至还猜到了那两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