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旅行从摄影开始
  4. 第166章 顺城南巷
设置

第166章 顺城南巷(2 / 3)


算了。

陈星又合上了扇子。

他冬天扇扇子的行为要是在外面,肯定会有不少人觉得陈星在装逼,大冬天的你扇什么扇?但在这里却正合适,因为拿着折扇的人还真不少。

两人往前走了两步,又看到一个刻章的店,接着又是卖文房四宝的,卖根凋的。

这里的商品,有纯粹赏玩的,也有实用的,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不过总体来说脱离不开两个字,文艺。

陈星还去刻了一个章。

用的是比较便宜的青田石,刻的陈星两个字,五十块钱。

再往前,还有许多摆摊的。

陈星看到一个人坐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面前放了一个塑料板凳,拿着笔在上面趴着画,旁边还摆了一些已经完成了的作品,被装在一个相框里面。

这些画的风格都是传统的华夏年画风格,还有点画家自己的理解,很可爱。

周雪研蹲在哪里看了很久,拿起一个画着老虎的画,问道:“老板,这个多少钱?”

“三十一副,随便选。”

她拿出早上酒店找的一百块钱付账。

陈星还在旁边看他的那些成品,问道:“老板,你是专业学画的吗?”

“不是,我没学过,就随便画画。”

陈星还没觉得什么,周雪研则又对书院门的看法多了一分。

随便画画就有这种水平了?

藏龙卧虎啊这里!

继续问下去才知道这个老板还只是白天来这里做兼职的,人家的主业是小区保安。

属实把人生玩明白了。

回过头,陈星还看到一个买烤红薯的老头,也拿着一本《西安碑林》的书在看,戴着眼镜,看得很认真的样子。

这条街道比陈星想象中要密。

各种书画店铺,玉石刻章穿插其中,即使大家都在这里做买卖,也有一股墨宝书香的味道。尤其是眼前这个烤红薯摊前的老人,更能让人体会到这条街道上的文气。

陈星把他拍了下来。

老人的身后是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书卷,特别有格调。

这条街道不长,很快就走完了,然后陈星就发现书院门后面全是酒吧。

这里的酒吧也是彷古的,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这些都是古代的高门宅院呢,或者是名人故居。现在是上午,这些酒吧全都锁了门。

酒吧的对面就是城墙。

周雪研说道:“沿着这条路走,有很多你想看的小巷子。”

“恩”

这条街道在导航上叫做顺城南路,也是这里的官方名称,但西安人都把这里叫做顺城南巷,因为这里有很多以前的那种老巷子。

也有陈星想要找的那种,西安本地的烟火气息。

一边往前走,陈星一边和周雪研解释着他们来这里的原因:“对我来说,一个城市的烟火气,最容易从市场,或者老城区里面找到。”

“那为什么不去市场呢?西安的市场也很热闹,人很多。”

“可我还喜欢人少的地方,这就没办法了。”陈星耸了耸肩。

他不喜欢从众。

这个习惯帮他找到了不少好的照片,所以陈星也不愿意改。

而且人多的地方别人都拍过了,我去拍还有什么意思?

到了下马陵,这边的小巷就更多了,这里的环境陈星也很喜欢,昨天从城墙上路过的时候他都没注意到城墙下还有这么漂亮的地方。

是的,漂亮。

朴素的楼房,提着菜的大妈,楼房上到处乱牵的电线,两三米长的街道里停靠的三轮车,摩托车,这些东西在陈星看来都很漂亮。

这些都是人文摄影最好的题材啊。

今天的天气也很好,冬天里难得的阳光洒满大街小巷,住在这里的人纷纷来到户外,或逛街,或休闲,尽情的在享受大自然的恩宠。

陈星看到小孩在家门口玩陀螺,旁边应该是他的父亲在指导。也看到有人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城墙下晒太阳,好奇的看着陈星的相机镜头。

有老人在下围棋,周边围了一圈观众。

有那种用三轮自行车改装的小吃车,是卖凉皮的,他们还摆了两三个小桌子在城墙下面,让买了凉皮的人坐着吃。

“吃吗?”陈星问周雪研。

“吃!”

饿死了!

这都快十一点了,两人还没吃早饭呢。

“那就来一份吧,一会儿我们去找个酒店吃饭。”陈星踢了踢小板凳,让他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后坐了下来,回头叫了两份凉皮。

西安的凉皮是特色,属于三秦套餐之一。

三秦套餐就是外地人来了西安以后必须要体验的东西,有凉皮,肉夹馍,以及冰峰汽水。

冰峰汽水昨天陈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