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商亡帝
  4.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人族之崛起而读书! 1/2
设置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人族之崛起而读书! 1/2(2 / 3)


里内的每一处乡邑,都已建成乡学两座,一为稚童,一为长者。”

“今年九月初一,秋收之后,这些乡邑即可招收第一批学员。”

“不过……大商境内乡邑数万,乡学若要全部建成,还需一年时间。”

子受点了点头。

他即位之初,定下了国事不可扰农桑的国策。

民以食为天的概念,强势推广到了九州各地。

因此古代的徭役之法,暂不可用。

大商现在推广的各种计划,执行的主要劳力,是他继位六年以来,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聚拢的五十万流民。

这五十万流民经过六年的打磨,已经成为一支无往不利的建造军团。

这支庞大的建造军团,在组建六年时间里,建造了大商直道,挖通了万里运河……

最终形成了六大工种,被天下称之为王之六工!

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其中。

杜元铣带去东海挑沙填海的是土工。

子启带着督造封神台的木工。

邯山雕刻女娲神像的是石工。

商容带着走遍大商建造农业设施的队伍,则六大工种均有。

他但想要同时在大商开展大规模建造计划,即便有这么庞大的一支建造军团,也还是不够。

大商境内,人口五千八百万,百城万邑,不可能同时铺开去建。

杨任只能在一座乡学建成之后,将这支建造队伍迁到别处。

子受靠在王座之上,道:“继续说。”

杨任闻言,继续说道:

“臣本来想按照大王的吩咐,对入学者进行评考而分天地玄黄四级,但探查之后,发现并无必要……”

“除朝歌之外,识字者不到一。”

“只需张贴告示,告明每一级考取的条件,让他们自荐评考即可。”

子受闻言点了点头,道:

“可。”

这一点,他的确没有想到。

杨任应允之后,叹息道:

“遥想先王在位时,我大商除王室贵族,几乎无人识字,识字比例不及如今万一,甚至这朝上也有许多大字不识的白丁。”

“若非您继位后,强制官员识字,只怕现在还有人看不懂王旨。”

文武百官后方,身材最高的飞廉和恶来对视一眼,父子二人默默低下头。

杨任说罢,深深躬下腰,恭敬无比道:

“大王您继位之后便推广的邸报,以及城邑藏书阁,已经让大商识字的比例,提高了数十倍。”

“现在扫盲计划若是彻底完成,大商境内全民识字,大王您的功德,堪比仓颉大帝。”

杨任话音落下,文武百官赶紧上前一步,齐齐躬身行礼,高呼:

“大王功德,可追仓帝!”

杨任嘴角抽搐,撇了撇嘴,暗骂一群匹夫。

这两句话他想了一整天,你们竟然吃白食!

子受摆了摆手,道:

“仓颉的功德,岂是后世之人可以相比?”

“他虽然只造了二十八字,但给我九州人族的传承定下了横平竖直的精神。”

“只此一点,便是无量功德。”

文武百官闻言退去,只听子受继续说道:

“建造学舍不过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乡学的夫子,要德识兼备才行。”

“杨大夫,你现在已经是内阁老臣了,无事不可出朝歌。”

“汝弟杨修,跟你多年,可以接任此事。”

杨任闻言又惊又喜,急忙拽着旁边一官员上前跪地行礼。

子受说完,从王座上站起身来,视线落到杨修身上,开口说道:

“杨修,孤命你即日起成立太学院,将大商境内所有愿作夫子者,不分贵贱,录入籍册!”

“汝负责统筹调动,让已建成的乡学,务必在九月初一开办。”

“这大商注音便是第一课!”

“另外,太学院夫子当有责罚之权,辅以侍卫十人!”

“但若有夫子无德,擅用责罚权利者,斩!”

杨修跪地高呼:“臣遵旨!”

“笔墨纸砚。”

子受话音落下,早有殿前官铺开锦纸,研墨捧笔。

他拿起御笔泼墨写下一行大字,这一行大字不多不少刚好九个:

“为人族之崛起而读书!”

九字一出,被女娲神像镇住的人间气运,须臾间暴涨一分!

随即!

人间气运不再归于平静,竟然开始持续的上涨,虽然涨的极其微弱,但带着无穷无尽的势头。

这个势头,势不可挡!

子受将锦纸扔到杨修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