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4. 第171章 番外八
设置

第171章 番外八(1 / 2)


许淙在户部、工部待了几年后, 带着云莹和墩哥儿离开了京城。

这时云阁老已经致仕、而他爹许明成升任了吏部侍郎,不但彻底地在吏部站稳了脚跟,还日益受到景元帝的器重。

所以本着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朴实想法, 父子二人商量过后, 决定让许淙外放。

一来外放成为一个地方官是立功以及积攒资历的好办法, 二来许淙外放后父子二人便一人在京,一人在外, 必要的时候可以守望相助,互相配合。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许淙如果继续待在京城的话,他的官职再往上升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毕竟一无大功,二又有许明成顶在上头, 参考云阁老和云光霁的例子,作为许明成亲儿子的许淙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四品以下。

而且许淙毕竟年轻, 在户部和工部时远不如许明成在吏部那般如鱼得水,反而对如何建设好一个地方颇有想法。

这几年他人虽然在户部, 但却经常和外放到地方上的友人、同年等写信交流。

彼时许淙正任六品工部郎中, 按照惯例京官外放会升一级,所以他最后定下来的官职是随州知州,从五品。

随州属京西南路, 是襄阳府七州之一。

这地方对许淙而言还有几分熟悉,毕竟他之前曾随王学士来此,主持了一次乡试。所以此地的知府还有举人、秀才, 他都认识几个。

他来到随州之后,先去拜访了襄阳府知府,接着又带着手底下的人花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随州各县、各村。

最后他做了个三年计划。

随州距离京城不算远, 因为本朝建立以来一直都很重视农耕, 如开荒免租免税等等, 所以随州百姓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鉴于此,许淙的这个三年计划,重点就放在了振兴经济上。

想要振兴一个地方的经济,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要让此地的商业‘活’起来。身为穿越者的许淙深切地明白一个道理,钱就如流水,静止不动是不会产生任何效益的。所以要想钱生钱,那么就要让商业繁荣。

那如何才能让商业繁荣呢?

这就需要官府起到带头作用了。

想到就做,许淙仔细研究了随州的商业和地方特色,然后决定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纺织业。随州适宜种植棉花,棉花可织成布料,而布料不但可以自用、交税,还能拿出去换钱或者别的东西。

至于另外一条,就是鼓励有条件的百姓种植药材。

三年时间下来,后面一条进展不大,但前面的却卓有成效。

随州本来就是一个适宜种植棉花的地方,基础雄厚,在以许淙为首的州府县衙大力推动下,一年内便建立起了几个大作坊,在那些优秀女子的带头努力下,她们还织出了别处没有绚丽图案,逐利的商人们自然是蜂拥而至。

许淙很是高兴,私底下对云莹道。

“我小的时候,有六个愿望。”

“第一是想要改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二就是不要待在庐州,要去勉县与我爹团聚,第三则是照顾好奶奶,让她长命百岁。至于第四则是和我亲娘有关,我希望她往后余生不为生活所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至于第五,则是科举做官。”

“第六,发家致富。”

云莹好奇问道:“那师兄你的愿望都实现了吗?”

“大部分实现了。”

许淙点头,带着几分感慨地道:“今日收到了我爹寄来的信,说家中平安无事,娘正忙着给泽哥儿挑选媳妇,而奶奶的身子骨也很健朗。他写信的前几日,奶奶还跟娘以及佟姨娘去戏院看戏了。”

“而且奶奶还从后花园里劈了一角种地。”

说到这里,许淙又有几分不满,“我爹他写信还是二十年如一日,能少写就少写,就好像家里已经买不起笔墨了一样!“

云莹噗嗤一笑,跟师兄每次写厚厚一叠相比,谁的家书都是少的。

墩哥儿插嘴道:“爹,可以给祖父寄笔墨!”

“乖儿子,这主意不错!”

许淙摸了摸墩哥儿的头,然后继续道:“上个月庐州也有信来,姨娘说我寄回去的医书不错,她会好生研究的,而且她又收了两位弟子,还开了第三家医馆。由此可见,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一大半了。”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如今我们家不缺钱财,所以这最后一个也算是实现了吧。对了师妹,我们家现在有多少银子?”

云莹略想了想,回道:“有六千余两,除了你的俸禄之外,就是这些年祥云书坊陆陆续续送来的,你可是要用?”

许淙摆摆手,“不用,也用不上。”

他这是真话。

自从他考中状元,以及他爹许明成升官之后,他的生活中就面临着很多的诱惑,其中钱财更是重中之重,但都被他拒绝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