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4. 第73章 第 73 章
设置

第73章 第 73 章(2 / 3)


完,许淙再重做闵学政真题,并把试题拿给许明成批阅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含笑点头了。

在这段时间里,许家村以及许家也发生了一些事。

许夫子回去的时候,先跟他的族长爹说了许明成的打算,说他计划等许淙更大一些,跟随在老师身边的那段时间里,选个族中的出息子弟一并过去。那个孩子名为书童,但实际上就是借着照顾许淙读书的机会,能得到一些指点。

这样过些年回来,考个秀才也不是不可能。

许村长闻言大喜,没过多久就召集了家里有人读书的族人,告诉了他们这个喜讯,从那以后家家户户就紧盯着自家孩子读书,好些调皮捣蛋的叫苦不迭。

而另外一件,则是许明成拿出了一叠银票,说一部分给族中买祭田,另一部分则让许村长等人以后有合适的,就给许淙买一些田地。

许淙这次考中秀才后,名下也会有一百亩地的免税份额。许明成让他们买上五十亩,其他的五十亩则给族中人家分一分,也减免些赋税。他自己的份额便是如此操作的,许村长虽然诧异他这么早就开始给许淙置地,但也没说什么。

就是金氏数着家里剩下的银子,有些头疼。

“老爷,你现在花去了许多,等我们到京城之后,不够用了怎么办?”许明成这次打定了主意要到京城谋一个更好的缺,所以不使银子是不行的。

许明成表示自己心中有数,“我们去京城前,祥云书坊和孙家那边,会再送一次银子过来,到时候先拿来用一用就是了。”

“再不济,不是还有淙哥儿的那一份吗?到时候就说我给他在家里买了地,银子就不分给他了,明年再说。”

金氏:“……”

到时候财迷的淙哥儿,估计又要在心里喊坏爹了。

不过既然许明成心里有数,那她也就不多嘴了,反正到时候如果不够,她这里还是有一些私房银子的,能给老爷谋个好缺才最要紧。

朝中上下,多少人停在四品以下,一辈子都升不上去。难得老爷此番立下了大功,眼见着便能过了这个坎儿,家里是万万不能拖累的。

金氏算着算着,略略安心。

不过等她抬头一看,却发现许明成表情严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老爷,你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许明成看了她一眼,道:“我在想淙哥儿的事。”

“先时淙哥儿画出了那本跟科举有关的画册时,我便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他下场前先替他扬一扬名,名气越大,名次也可能越高。”

金氏也记得这事,便道:“是啊,老爷。”

“如今淙哥儿的画册,都卖到京城去了,大姐每年写信来都要夸上一夸。还说她的两个孩子都很喜欢,每年一到时候了就追着她问。”

“我们回来的这一路,也曾听人讨论淙哥儿是个小神童,说他又有才学,又孝顺,这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不对,”许明成苦恼,“但时间太早了。”

“我原本打算是乡试的时候再让祥云书坊那边宣扬出去,毕竟淙哥儿考个秀才还是能成的,要紧的是乡试的时候考个好名次,这样来年的春闱才能更好。”

“但如今,淙哥儿竟然连中两元。”

金氏更糊涂了,“老爷,淙哥儿连中两元,难道不好吗?”

“没什么不好,”许明成摇头,“我只是没有料到淙哥儿下了场,竟然越考越勇,毕竟才学了六年,我先时以为他能考个前十就很不错了。”

“但是这样一来,院试恐怕就差点火候。”

他跟不太懂这个的金氏解释,“毕竟院试时,多的是像堂兄这样的积年童生,他们学了十年、甚至是一十年,而院试的难度又远不如乡试,所以淙哥儿还真不一定考得过。”

金氏这回明白了。

县试和府试较为简单,不少人是第一次参加,所以淙哥儿能够连考两个案首。但到了院试,好些人是去年、前年、甚至是更往前面的童生。他们或许没有名师教导,但学识肯定比县试和府试的人要好。

淙哥儿虽然聪慧,但也不过才九岁,满打满算才学了六年,还真不一定能考过那些学了十年八年,甚至是一十年的人。

毕竟老爷刚刚也说了,院试并不算难。淙哥儿会的东西,人家也会。而淙哥儿会,人家不会的东西,院试还不考。

这就让人为难了。

许明成是真的觉得为难,别看他之前在许淙面前,一副‘小三元’很好考的样子,但心里也是有几分打鼓的。

好考的话,就不会这么多年一个都没有了。

回来之前,他的打算就是淙哥儿考个秀才就行,名次什么的不太要紧。毕竟秀才名次考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多的是秀才第一的人考不上举人,因为两者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相反乡试第一,往往春闱会榜上有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