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农门巧厨娘
  4. 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门买铺子(十三)
设置

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门买铺子(十三)(1 / 2)


出门买铺子(十三)

姜初月此时已经摘掉了帷帽,正端着一盏茶低头喝着,见那边客人突然问话,而王爷爷又怔愣住了,便看了王爷爷一眼。

王爷爷这才回神,抿着唇点了点头。

“那难怪了!哈哈哈…”谁知道那大汉爽朗的笑了起来,“老汉,这杨记酒楼最出名的就是酱片鸭,白水蒸鲈鱼还有十八腊味…嗯,若是运气好,配上一小盏香菇菌油那是最好不过了!”

王爷爷立刻对等在一边的跑堂吩咐,“就按照这位公子说的,点那几道菜。”

跑堂的闻言立刻高兴的答应下来,转身去了。

姜初月听到香菇菌油的时候唇角微微一扬。

她家的菌油果然很受欢迎呢。

王爷爷闻言立刻站起身来拱手谢了那大汉,那大汉摆手坐下了,还是看着王爷爷笑道:“听老汉口音也不是京城本地人,咱们兄弟也是外地人,来这京城也是因为跑商,你老人家这是做啥呢?”

那大汉倒是挺自来熟的,却很得姜初月心意,她本来来这杨记酒楼也是为了听一些消息的。

这大汉几个也是商人,又来京城跑商,今日也是去看那笙茗茶馆的热闹的,知道的肯定比她这初来乍到的多。

姜初月就抬头看了王爷爷一眼,王爷爷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就笑着对那大汉说道:“我们东家想要在这三里胡同买个铺子,一直没有人卖,今儿出来是来这边逛逛的。”

那大汉一桌人听得王爷爷的话都“咦”了一声。

那大汉又爽朗的一拍掌,“哎呀,那正巧,今儿这三里胡同的笙茗茶馆不是要卖掉吗?赶紧告诉你家东家,银钱出得起,肯定能买下来!”

“这是怎么说?”王爷爷立刻问道,姜初月也轻轻拧了拧眉头。

果然这看热闹的大汉一行人知道的不少,听他那意思,只要出得起银子,就能买了那笙茗茶馆似得。

那大汉见王爷爷感兴趣,又有些尴尬,“哎呦,我这是无意中听人说了一嘴,说是那笙茗茶馆的老东家

打算尽早卖了笙茗茶馆回祖籍养老去,谁家出的银子多就卖给谁家…”

姜初月目光闪了闪,若那薛老东家是这个打算的话,还真是聪明。

他的笙茗茶馆放出风声要卖,京城里头有门路又不缺银子的人家肯定都盯着那笙茗茶馆呢。

薛老东家肯定不会轻易得罪任何一个有势力的,用这个竞价的法子正好。

当然,要是这样的话,她还真有机会买到这笙茗茶馆。

银子嘛,自从菌油好卖了之后,她还真没少攒。

“原是这样,多谢这位兄弟告知。”王爷爷拱手道谢。

这个时候姜初月这边点的菜好了,已经开始上菜。

看到三道杨记酒楼最特色的菜式,姜初月和王爷爷都有些失望。

卖相就那样,这样的卖相还不如她家好味轩一些大菜的卖相好看。

“两位客人,实在是不好意思,这几日我们杨记酒

楼的菌油已经卖完了,今日菌油这道菜就…”跑堂的有些紧张的对姜初月和王爷爷解释。

“无妨。”姜初月摆了摆手,菌油她带了不少到京城来,要是愿意可以日日吃,倒是不在意。

那跑堂的见姜初月这一桌这么好说话,心里一松,就笑着道谢。

姜初月已经举起筷子开始用餐。

第一筷子夹的是一片酱片鸭,入口后就觉得这酱片鸭有些咸,再嚼一嚼还有些鸭子的腥味。

这鸭子没有处理好啊。

王爷爷这边看到她第一筷子夹的酱片鸭,也跟着她后面夹了一片酱片鸭。

等咽下这第一口菜后,姜初月便看向了王爷爷,见王爷爷也皱起了眉头,一脸一言难尽的意味。

“王爷爷,怎么了?”姜初月低声笑问。

王爷爷以前在木莲村帮她家忙,都是在她家或者好味轩吃饭的,如今到了京城,也是日日吃着她做的饭菜,想来口味也挑剔了些吧。

果然,王爷爷轻声叹气,“月姐儿,这真是京城大

厨做出来的这家酒馆最好吃的菜?”

说完这句话后,王爷爷脸上一言难尽的意味更浓了,老眼里还有一丝失望。

姜初月不置可否的轻轻一笑,指着那盘白水蒸鲈鱼道:“王爷爷再试试这道鲈鱼。”

王爷爷点点头,这次率先动手夹鲈鱼的。

姜初月紧跟着也夹起了一小块鱼肉放进嘴里,她还没开始尝呢,王爷爷的眉就又皱起来了。

姜初月也知道了王爷爷为何皱眉了,这道清水蒸鲈鱼实在是太腥了。

恨不得捏着鼻子将这口鲈鱼给咽了下。

“腥,腥味实在是太浓了,这就是这个酒馆最出名的菜?”王爷爷语气愈发失望了。

说实在的,姜初月也很失望。

一道菜不合胃口也就罢了,这两道杨记酒楼最出名的菜,她和王爷爷的评价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水平都能在京城好好经营下去,姜初月才发觉难怪她在木莲村的好味轩那么受客人欢迎了。

不过也怪不得这杨记酒楼,本朝的厨艺本就不像她

原先那个时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