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农门巧厨娘
  4. 第一百零九章 得到人才
设置

第一百零九章 得到人才(1 / 2)


得到人才

冯里正想起了前段日子去镇上办点事情,见到一个挑着满满两框子卖香蕈的一对祖孙的事情。

“是这样,前个儿叔去镇子上办事情,见到一对祖孙担着竹筐子在卖香蕈。叔在干货铺子里见过干香蕈,还没有见过卖刚采摘下来的湿香蕈的,就上去看了个热闹。得知那对祖孙祖传了养香蕈的手艺…”

冯里正还没有说完,姜初月一脸激动的打断了她,“里正叔,你知道那对祖孙家住何方吗?”

香蕈就是香菇,姜初月简直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香菇是她最爱吃的一种菌子了,而且不管是配菜,还是熬汤都十分好。

最重要的是,香蕈在这里竟然可以买到干的!

想到自家的菌油数量越来越少,姜初月眼里直冒光。

若是她能请来那对会养…不,应该是种植,她以前一直用的是养殖,其实是不对的。

不过也没有多想那些,这会儿姜初月脑中已经有了

想法,她需要各种菌菇,种类越多越好,产量越大越好。

她才真正的对菌菇重视起来。

冯里正见姜初月脸色激动,双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子还灿亮,理解点头,“叔当时也就多嘴问了那么一句,那祖孙两人如今在镇上租了屋子住着呢。这香蕈啊就是他们自己个在租住的屋子里种出来的。当时叔有事情在身,也没有多和那祖孙两人说,就去办事去了。”

姜初月一听那对会种香菇的祖孙住在镇子上,当下大喜。

当机立断的对冯里正说道,“里正叔,那我就再烦您做件事。”

“好!”冯里正现在对姜初月的要求那是一点都不带考虑的,还催促她,“月姐儿快说!”

姜初月便道:“烦请您去镇上帮我将那对祖孙请过来,我给他们祖孙两开多多的工钱,只希望他们祖孙来我们木莲村帮着我种香蕈。这样一来,就算种黑耳的作坊做不得太大,开个规模大的种香蕈的作坊也好

啊!”

冯里正不愧是有些见识的,听了姜初月的话后立刻反应过来了,满脸堆笑的对姜初月说道:“月姐儿说的对!还是你脑子活,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呢!”

姜初月忙道:“幸好是里正叔提醒了我,遇到了这对会种香蕈的祖孙,要不然我也想不到这好主意啊。”

对姜初月来说,这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她一开始还以为这个时空没有香菇这样美味的菌菇呢,却没想到这个时空的香菇是叫香蕈的。

姜初月自然也知道香菇在古代是有香蕈的叫法,只是当时没有想到这上面来。

冯里正答应了要帮忙,姜初月知道他做事靠谱,自然不用担心的。

回到租住的屋子里后,姜老爹和韩氏都上来询问她,姜初月让他们放心,事情都拜托了冯里正,冯里正答应去办。

至于找会种香蕈祖孙的事情,姜初月倒是没有和父母说,等找到请回来了后再说也不迟。

冯里正隔日就将姜初月租后山地皮的事情给搞定了,姜初月租的后山地皮每年给租金二十两银,由四个村子平均分。

写了文契,按了手印,交了头一年的租金,这事儿就成了。

几个村里的人都知道姜家租了后山的地要办种黑耳的作坊了,都盼着姜家尽快将种黑耳的作坊办起来,他们好进作坊做工挣工钱。

因姜老爹身子好了,好味轩就正式交给姜老爹了,姜初月暂时忙着办作坊的事情。

无非是雇了更多的村民们在后山多建了三处木料做成的木屋院子,以前建了一处木屋院子,是顾朗帮她照看的。

这几日姜初月都没有见顾朗上后山了,她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想到顾朗还是个读书人,时常也要出去应酬一下同年什么的,她也就按捺下了心里的担忧。

幸好顾朗一开始就培养了一批能独自管理黑耳生长的人,如今扩大种植规模了,姜初月就让这批人出来教导其他的村民们。

她并不担心黑耳种植技术被人学了去。

其实这些村民们淳朴的很,也不会刻意去学这些种植的技术,因为是分批合作的。

就算有人特意学了去,姜初月觉得那也是一件好事,种植黑耳的技术能流传更广总是好事一件。

可惜的是,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不对称,想要流传的广,比较难了。

看东北的黑耳种植技术都没有流传出去就能知道了。

姜初月将黑耳作坊真正打理起来后的第三天,冯里正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他说服了在镇上租住的那对祖孙,那对祖孙终于答应了要来木莲村投奔姜初月。

姜初月将人迎接到了她租住的地方。

这对祖孙,祖父已经是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了。

孙子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祖孙两姓宋,老祖父介绍别人都喊他老宋头。

孙子叫宋蛟。

冯里正磨了他们祖孙大半个月时间,他们祖孙已经知道了姜初月是想开个种香蕈的作坊。

但是老宋头见到姜初月第一面,除了惊讶她是个年少的小姑娘外,也没有别的表情了。

直接了当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