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4. 77. 第七十七章 量子靖难
设置

77. 第七十七章 量子靖难(3 / 4)


还没想明白呢,就听见这刚打下来的安南,突然弃置了。

这中间是不是省略了太多的时间和故事?!

他:“!”

他捂住了胸口。

“哪个?难道又是那瞎眼的堡宗?”

本来只想沉浸于诗词歌赋的朱柏感慨一声:“感觉我们明朝的事情,都好仓促啊。”

朱棣咬碎牙齿,在心底已把堡宗杀了千百遍。

嘴上,却不愿服输,淡然道:“我已知道,这黄福是个好的,也够了。”

才怪!

朱元璋却冷笑:“你更应该听明白,是那镇守太监后来危害无穷。”

【仁宗即位个月,即永乐22年11月。

也刚回南京不久的马骐向翰林院传仁宗口谕,“敕付”马骐重新去交趾采办金银珠香。

翰林院立刻覆奏(就是请求确认),隐晦的表达了异议。

仁宗打哈哈:“哎呀,我怎么会说这种话呢?我听说啦,渠前(安南黎利)正在交趾祸祸百姓。这交趾人自从送走马骐,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我咋还会送他回去呢?

你们得看到我写的诏书才能信呀,差点坏了大事了!这马骐呀,老给我吹耳边风,我都不答应的,各位爱卿,要相信我拒绝的心呀。”

说的很好听,还是派马骐去了。

才一年时间,这马骐“激起的民变”就已经不可收拾了,宣宗元年,明军更是连连败仗,到了与黎利议和的程度。

宣宗年,宣宗下令论弃交趾罪,马骐下狱论死。

没死,堡宗四年出狱了,当了百姓不知所踪。】

朱棣闭上眼睛,身体一晃。

什么,不是堡宗,是宣宗?

“很好,是我的好圣孙,宣宗,”朱棣已经在胡言乱语了,“还能打,等他生出来,就一天顿打!让他明白,什么叫做安南自古以来,是我汉人领土!”

大家点评一下:“要不先打打你的仁宗?还要和文臣在那边虚情假意。”

杨士奇突然开口:“难道就看着安南把大明拖入糜烂的战事之中吗?治理一地,如果全靠武力弹压,所废钱粮几何?难道就要大明源源不断地往安南耗费物资吗?听此前讨论,燕王薨逝之际,仍在征伐漠北,如今安南又乱,这国家财政,真的能够支撑下去吗?”

然而立刻反对杨士奇的,竟不是皇帝皇子,也不是将军们。

而是蹇义!

蹇义的反对非常简洁:“国家何事不难?若是因为碍难,便弃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安南,子孙如何看待?番邦如何看待?”

杨士奇:“可那时候,已是连连败仗了!那时,是你不想弃,便能不弃的吗?壮士断腕,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这两文臣谈到了这里。

朱元璋和朱棣,脸色已经阴得滴下水来了。

【安南弃置的命题很大,宦官的作用在里面,UP私以为没有史书渲染的那么至关重要,且很多时候,宦官的贪财也是执行着皇帝的意志罢了,遮了一块布,好像统治阶级就伟光正了起来。

这一点,朱棣时期,也肯定有不少需要宦官马骐来干的灰色勾当,只是相对没那么离谱而已。

而且朱棣监察这些太监也有别的手段,就像何福只是和太监说了几个兵马数字,朱棣后脚就知道了。】

朱元璋已经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他重重对朱棣说:“你自己有手段,你怎么搞都可以;你后代没有手段,你就是在给他们挖坑!”

【总之,朱棣把人叫回来了,他再出现要到永乐19年7月,北伐领军左掖。

这期间的五年时间,应当是被派去了宣府、大同一带练兵。

这两个位置练兵,看得出朱棣对张辅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没有因一份宦官奏折就把人打入冷宫。

但这种期待又夹杂了一些谨慎,比如永乐16年,安南的黎利在蓝山起事,他就没有再派张辅去平叛。

且张辅在北伐里的角色很透明。以前只负责粮草,19年后开始正式参战,战术角色并不突出。

请看19年这份将军展位表。

都督朱荣——前锋

安远侯柳升——中军马步队、大营围子手、神机营

宁阳侯陈懋——御前精骑

永顺伯薛斌、恭顺伯吴克忠——鞑靼马队

武安侯郑亨——左哨

阳武侯薛禄——右哨

英国公张辅——左掖

成山侯王通——右掖

这里面,左哨、右哨,很多时候需要独自领兵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