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民国之文豪
  4. 第26章 准备辞工
设置

第26章 准备辞工(1 / 3)


这是陈老板第二次说这样的话了, 穆琼并不意外。

陈老板对他的态度的变化, 他早就感受到了, 也知道陈老板为什么会这么做。

陈老板现在对他的种种优待, 其实是一种投资。

在中国的古代, 很多人喜欢做这样的投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吕不韦投资异人, 而在后来的朝代中,有很多家境一般的名人年轻时受过别人的资助,又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资助过别人。

在民国,这样的事情更不少见,这时的有钱人很热衷于帮助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如某位名人在上海居住时付不出房租, 便立时有人送上庄票。

所谓的庄票就是银票,是钱庄发行的, 基本只能在本地使用。因为只有在钱庄存了钱,才能拿到那家钱庄的庄票的缘故, 名声很好的钱庄的庄票,在此时比政府发行的钞票更让人信任。

而直接送庄票……肯定就是送的钱比较多。

说起来, 就连原主穆昌琼的父亲, 他当初能去日本留学除了自己家里有钱以外, 也是因为受到了晚清一位官员的看重, 得到了对方资助的关系。

人们热衷于资助别人,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 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们资助的人最后没出息,不过是损失一些钱财, 但若是他们资助的人有了大造化,无疑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

在民国这个混乱的时期,成功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往往比和平年代更大。

比如一个小商人在军阀早期还是土匪的时候给钱给粮,最后兴许就能成了该军阀的财务官帮他收税。若是在一个政府官员年轻时帮过他,以后自己不小心犯事锒铛入狱,指不定就被轻轻放过了。

穆琼不觉得自己将来能多么威风,陈老板出手帮他肯定也没想太长远,但意思是差不多的。他很感激陈老板对自己的看重。

陈老板说的没错,他确实就要离开了,他打算在陈老板这里做满一个月就离开。

这一来是他本身对餐饮行业不了解,也并不喜欢,二来,则是因为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端盘子上。

在西餐馆干活除了需要他来回跑,可以锻炼他的身体以外,对他没有其他的好处,还将他的时间全都锁死在这家餐馆里。

这些日子每天早出晚归,在路上花费三四个小时,晚上还要教导穆昌玉和朱婉婉读书,又要自己写作……他其实非常累,还没空学点什么。

穆琼笑道:“老板,我快饿死的时候是你帮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不会忘记。”

陈老板喜笑颜开,而穆琼这时候又道:“老板,我确实打算再过几天,把我手上的事情忙完就辞工。”

他对烤肉一窍不通,调料怎么配置,肉怎么烤之类,都要陈老板自己去摸索尝试,他说的手上的事情,仅包括西餐馆的装修。

说起来,他对装修也是不懂的。

但他学过画画,又有现代的眼光在,弄出来的装修总归不会太差,也肯定跟这个时代的装修截然不同。

对这时的人来说,光与众不同这一点,就已经能让他们驻足了。

“这么快?”陈老板有些惊讶:“你不在我这里做了,一家子的营生怎么办?”

“我前些天写了些东西拿去报纸投稿,报纸已经确定要了。”穆琼道,他去报社投稿的时候为了能过稿,没说那稿子是自己写的,但在陈老板面前,倒是不需要隐瞒。

“我只以为你会去找个别的工作,没想到你竟然能发表文章……”陈老板敬佩地看了穆琼一眼。

这年头认字的都不多,能写东西的就更少了……但凡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什么的,那便是让人仰望的存在了。

穆琼被陈老板的目光看得有点不好意思,陈老板又道:“再过几天,你在我这里就做满一个月了,这几天你不用在店里做什么,帮我把装修弄好就行。”

“谢谢老板。”穆琼笑道。

“你也不用叫我老板了……我这个年纪,你喊我一声叔吧。”陈老板笑道。

“谢谢陈叔。”穆琼应下了。

陈老板对穆琼本就很好,穆琼喊了陈叔之后,对穆琼就更好了。

店里人多了之后,午餐和早餐都是厨子给每个人分好,大家轮流吃的,之前穆琼也是如此,但今天陈老板喊他和自己一起吃,和他们一同吃饭的,还有张掌柜。

穆琼和张掌柜聊了聊,又听了陈老板的一些介绍之后,才知道张掌柜家原是广州的巨富,据说当时广州城里四分之一的铺子,都是张掌柜家里开的。

张掌柜儿时,玩的弹珠都是银子做的。

只可惜后来英法两国在广州圈地,直接把张掌柜家里的祖宅给圈进去了,要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下来。

张家人不愿意之后,还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些人,将张掌柜的父亲打成重伤。

张掌柜的父亲被打之后,就缠绵病榻,偏这时候,又有流言传开,说张家不行了。

张家是开了钱庄的,流言传开之后,立刻就有无数人来钱庄挤兑……

张家就那么败落了,张掌柜的父亲也被气死,那时张掌柜不过十来岁。

张掌柜早年也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