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4. 第二百五十三章 赵匡胤:耳光可响?
设置

第二百五十三章 赵匡胤:耳光可响?(1 / 3)


面子工程嘛,这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自古以来,从古到今面子工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为了平息话题,花的钱要比解决问题的钱都多,这事儿多了去了。

远的不说,就说本子为了解决核污水问题,在舆论方面话题花的钱,比解决问题花的钱要多得多。

在大宋君臣看来,能够花点钱就能够摆平的事儿,那就不叫事儿。

打仗,就要拼命。

不能拼命啊,拼了命还怎么赚钱啊?

赚钱嘛,不寒碜。花钱是为了更好的赚钱,就是这个道理。

赵恒的小账算得很明白,不止是他,包括王钦若等人,算的也是一个比一个都明白。

带送就是这点让人无语,无论是面对辽国,抑或是金国,就仿佛在膏药旗前鞠躬的饮稀悦一样,像一条没有脊梁柱的狗。

等到了“我超,元”的时候,大宋反而支棱起来了。然而这就像是车撞树上你知道拐了,大鼻涕流进嘴里你知道甩了,股票涨了你知道要买了,犯错误判刑伱知道要悔改了。这个时候才硬气起来抗元的大宋,支棱起来的力量已经如同泥牛入海了。

已经结束嘞!沔州、真州、阳平关、庐州、荆襄、襄樊、崖山,能赢七场吗?很蓝的啦。

结束了精神内耗的赵恒可谓是无压力一身轻,原本他是属于那种让王钦若制造祥瑞的,可如今整的他自己都相信天书祥符是真的了。

其实有的时候,赵恒也偷偷地问过王钦若,他也想支棱一下子,结果收到了以下回答。

我们大宋应该锄强扶弱!

-

那为什么不派兵前往燕云十六州帮助义民抵抗大辽呢?

因为大辽太强大了。

在意识到大辽过于强大后,赵恒选择了躺平。

进入十月,赵恒按捺不住他躁动的内心,在经过一系列表面行为的谦让之后,他最终决定,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泰山封禅!

十月初一,赵恒为了表示自己对封禅的虔诚之心,开始素食斋戒。

十月初三,赵恒命王嗣宗为考制使,跟随着他的车驾东行前往泰山,并且嘱咐他沿途收集官吏政绩、民间疾苦、奇才异行等等。

十月初四,在载着天书的豪华玉车的引导之下,赵恒一行人开始浩浩荡荡地走出乾元门,正式前往泰山。

天子出行,还是前出泰山封禅,声势自然浩大。为了彰显大宋“国力”,赵恒不惜大开国库斥巨资,也要打肿脸充上这个胖子。

一路上,各地的官员,还有百姓们纷纷报告祥瑞的产生,而得到报喜的赵恒又开始大手一挥,频频赏赐官员、士兵和百姓,好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欢乐景象。

经过一番折腾,沿途不仅百姓遭罪,官僚们也多少带点苦不堪言。但至少赵恒这人不抠门,他是真的撒币,所以大家也就忍了。

好在是赵恒顺利抵达了泰山脚下,这才让臣民们松了一口气。

去封禅,那自然就不能不带着“天书”。

而且在赵恒的封禅之中,天书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十月二十日,赵恒到达了乾封县,驻跸在奉高宫。

十月二十三日,赵恒正式开始登山,封禅大典隆重地揭开了序幕。

数日前,守山禁军已封锁山路,禁止民众进山。是日一早,禁兵又将山路两侧清查一遍,然后沿途两步一哨,夹道护卫,直至太平顶。

为了赵恒的安全,可谓是煞费苦心。就算赵恒掉下十八盘,也能在掉下两步之前被禁军用人肉沙包给阻挡住。

赵恒虔诚归虔诚,但他总归是个文弱的书生皇帝,可不像那种马上天子一样体力充沛。再者说他身为皇帝,待遇肯定是不同的,赵恒乘步辇登山,亚献宁王赵元偓、终献舒王赵元偁、卤薄使陈尧叟随从,而他们就没有坐步辇的资格了,每人给横板各二,由亲从推引而上。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很省力气了。经常爬山的人都知道,上山可是一个体力活。

每到险峻之处,真宗即下辇步行。倒不是他多么体恤给他抬轿子的,主要是担心抬轿子的人一个吃不住力,连人带轿子一起给他卖喽。

金秋十月,山风飒飒,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山路两侧绿草铺地,翠柏参天。泰山身为千年名山,五岳之首,身兼“五岳归来不看山”的美名,自然是风景宜人。赵恒的心情可谓是格外舒畅。

像他这种借力爬山的,身体不受累,心情就自然好。于是,当天夜晚,赵恒便宿于山顶幕帏。

十月二十四日,真宗享昊天上帝于圜台,以太祖、太宗配享。又命公卿大臣享五方帝及诸神于封祀坛,仪卫使奉天书于昊天上帝之左,中书侍郎周起读玉册、玉牒。真宗饮福酒,大礼使王旦跪拜云:“天赐皇帝太一神册,周而复始,永绥兆人。”三献毕,封金玉柜,置于石案,摄太尉冯拯奉金柜以降,将作监领徒封。真宗登圜台阅视,然后回到御幄。王旦率群臣称贺,山上山下齐呼万岁。

天书封祀对真宗一朝的政治和财政产生了重大影响。仅是东封泰山,就耗费了八百余万贯。赵恒在位前期,经过近四十年的经济恢复,天下富庶、财政良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