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4. 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人很可怕,但有会之在,所以不可怕
设置

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人很可怕,但有会之在,所以不可怕(1 / 3)


思前想后,秦桧觉得采取曲线迂回的方式比较好。

赵构是个什么性子,他可是太了解了。无非就是忽然搭错了弦儿,想支棱支棱。

但是赵构这个人,虽然看起来性子绵软,却内藏暗锋。或许他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得已支棱一下。如果直接唱反调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但只要找一个东西发散一下他的注意力,给他一个台阶下就好。

秦桧很快下定决心,先顺着他说就是。

“官家果有北伐之志?”秦桧一拍手,重重地说道:“为图官家之志,臣敢不效死?”

赵禅的眼睛都亮了,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是了,当年隆中对之时,相父也是这样和父亲说的。

看来,这秦桧当真是老成谋国啊!

场外,听到阿斗心声的刘备,脸都黑了下来。

你他妈的,胡麻饼都不如的东西,竟敢把这么一个奸贼,和你相父相提并论?

急脾气刘备抬起拳头就要打身边的刘禅,却被曹操拦了下来。

“嗳,小孩子不懂事。”曹操的语气中颇有幸灾乐祸之意。

画面中的赵禅立刻就对秦桧的好感无限拔高,长得一表人才堂堂正气,又十分支持自己的意思,这是什么啊,这是忠臣啊!

不过他又觉得不对劲,刚刚在宫中,吴贵妃分明说朝中主和派以秦桧为首。

主和派,主和派……

赵禅不禁想起了相父北伐之时,那些个在朝中反对北伐的益州本地士族。

甚么他娘的主和派,分明是投降派嘛。

但看现在的样子,秦相……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只是微臣以为,北伐之事不小,如今金国势大,当徐徐图之啊。”秦桧又话锋一转,将话题带偏:“官家当知道,最近金国派出使臣前来议和,臣以为,和平来之不易,理当珍惜才是。”

“可金军不是在岳家军抗击之下节节败退吗?”赵禅提出了异议,“既然打得过,为何还要与金人和谈?”

“您也知道那是岳家军,官家。”秦桧的声音中不由得带上了阴阳怪气,“前些日子,臣就和您说过,长此以往,军中便只知有岳飞,而不知有官家。岳飞或许是忠臣,但谁敢保证他的部下就没有不臣之心?就拿万俟卨前日里审讯的王贵来说,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官家应当知道曹操,他未必就有反心,但架不住部下劝进啊……”

秦桧想举赵匡胤,但觉得不太礼貌。虽说赵匡胤是伯祖,但那也是祖,也要为尊者讳。思前想后,还是举了曹操的例子,却不想歪打正着。

他要举赵匡胤的例子,兴许刘禅一个三国人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赵禅不由得悚然一惊,是啊,曹操最初的梦想也只是汉征西将军,奈何成了汉贼。其中固然有他个人的努力,但他手下那群谋士也脱不了干系。

他当然不了解岳飞,但也留了一个心眼儿。

自己刚刚来到这里,对任何人都不能妄下定论。

想到这里,赵禅就有些头疼。

唉,这大宋可没有出师表给他参考,不能从里面一个一个地往外抠人用。

想到出师表,赵禅便想起吴贵妃给他讲的那些人。

“那还有韩世忠呢,还有张俊刘锜。”赵禅不甘心地说道:“有他们在,何愁金人不定?”

“官家,如果您一定要让臣讲明白,那臣只能说,就目前情况来看,综观全局,纵览古今,考虑到各军平均实力,分析总结也许可以认为局势不太明朗……综上所述,概括说来,您可能发现,尽管也许不中听,但臣还是要说,北伐一事恐怕前景微妙——现阶段臣只能如此预期。”

“你的意思是‘行还是‘不行?”赵禅被绕糊涂了。

“行也不行。”秦桧义正辞严地说道。

赵禅:……

秦桧见机继续说道:“官家,今日天气晴爽,不若随臣出宫走走如何?”

“走走?”赵禅有些意动,都说这江南好,就是不知道江南到底有多好。

“柳三变所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官家久在宫中,为大宋江山操劳这么久,也当享受享受。”秦桧一脸的公忠体国。

潜台词就是,官家以前不行,现在行了,那就得玩点男人玩的。

赵禅咂咂嘴:“朕前日里偶染沉疴,虽是身子大好了,可记忆却有些模糊。北伐一事,卿需再与张俊、韩世忠等人商议商议。”

“臣省得。”秦桧恭恭敬敬地一拱手:“那官家,这出宫……”

“去干什么?”赵禅挠挠脸。

“去……当然是去学习艺术。”秦桧义正辞严地说道。

于是,赵禅就在秦桧的带领下,来了一出临安勾栏一日游。

出得勾栏,赵禅神清气爽。

“爱卿,朕觉得这艺术……”赵禅一脸回味:“得学啊!”

“官家圣明。”秦桧竖起大拇指,“那明日,臣再陪同官家来学习艺术?”

“咳咳……是伱学艺术,朕只是陪你。”赵禅终究还是要脸。

“是是是……”秦桧满脸赔笑,心里却十分满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