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明朝大昏君
  4. 第249章 备战
设置

第249章 备战(3 / 6)


部落,整体人数都很少。因此蒙古部落不喜欢打消耗战,担忧伤亡太大。他们更喜欢找我们的漏洞,且一击不中,立马盾之千里。因此很多时候边关将领面对进犯的蒙古军队,都是守城。只要牢牢地守住城市,他们很难攻破,也不会下大力气攻城。”

“人少?经不起消耗?”

“是。自从达延汗死了之后,蒙古部落再次分裂。就算是那些大部落,如果一场战争伤亡超过万人以上,那么绝对是伤筋动骨。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一场战争战死千人,都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只要伤亡几百人,他们就会终止战争。蒙古部落最不喜欢的,就是硬碰硬的战争。”

周尚文是前线将领。

而且和文人领兵不一样,周尚文是武将。从领兵开始,就一直是冲锋陷阵。因此对于蒙古又有文人没有的那种感受。周尚文对于蒙古部落的缺点说的很正确。

人少,人非常少。

整个蒙古部落加起来,目前人口也不到五十万。就算是把他们控制的一些其他部落民族统统加起来,也不到一百万人。这就是现在蒙古部落的情况。

如果蒙古部落统一,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可以组建十几万,甚至拼上全力可以组建二十万军队。但达延汗死了之后,蒙古部落再次分裂。

最强大的鞑靼右翼,拼了老命也就能够组建五万人。平时能够有一两万部队就不错了。正因为如此,蒙古部落是无法接受大量的伤亡。

大明朝就算是一次性损了十万人,只要稍微养一养还能够恢复。可是蒙古部落一次性损失一万人,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那大明军队呢?”

“我朝军队,在行军速度上远不如蒙古部落。而且和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部落相比,我们的军队战斗力也有一些差距。若是在荒野上,碰到了蒙古军队,碰到小股骑兵还行,蒙古骑兵部队人数稍微多一些,我们的军队就很容易一溃千里,最终全军覆没。但我朝军队也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我朝军队配备了大量的火器。”

“火器的优势大吗?和蒙古部落交手,应该怎么使用火器?”

“优势很大。”

说起火器,周尚文突然变了一个人。

也逐渐的忘记了初次见到皇帝的拘谨,意气风发道:“火器使用限制颇多,目前主要是用在守城战当中。但只是守城战,还无法体现火器最大的作用。火器最强大之处是,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威力巨大。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如果一瞬间受到了巨大的打击,那么在那么一瞬间整个部队都会受到影响,部队士气会迅速下降。”

“你的意思是,把火器集中使用?”

“皇上英明。”

周尚文大喜。

周尚文说完之后,其实是担心小皇帝根本听不明白。毕竟小皇帝是藩王登基,且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对于自己的想法不清楚。但没想到小皇帝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把握住了最重要的信息。

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武将,最渴望的就是碰到一个明君,可以建功立业。

谁不羡慕卫青、霍去病。

雄才伟略的皇帝,开疆扩土,是武将最喜欢的年代。因此周尚文来了精神,立马对朱厚熜道:“皇上,就算我们的部队和蒙古骑兵大队碰到,只要利用好手中的火器,可以完全不用惧怕蒙古部落。特别是现在的蒙古军队还没有在野外碰到过我们的火器部队,所以并不了解火器的威力。碰到蒙古骑兵部队之后,瞬间调动大量的火炮、火枪,不要分散使用,就是瞄准其中一个点猛烈攻击,一定会造成整个蒙古骑兵部队的混乱。这个时候部队可以进攻他们的骑兵部队,完全能够击溃他们。”

朱厚熜微微点头。

周尚文这个就是火力覆盖的打法。

在冷兵器时代的现在,用火器突击,给对手一个巨大的打击。部队没见过这种打法,突然碰到这种打法,整个部队阵型都混乱,这时候是最适合突击对方。

周尚文是冷兵器战争当中成长的武将,却能够有这样的思维,果然是一代名将。

拥有这样出色的武将,历史上嘉靖皇帝怎么被人家俺答打到了北京城。朱厚熜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不会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因此朱厚熜道:“如果给骑兵部队配备火器呢?”

“皇上,这方面臣虽然想过,但并不清楚会如何。目前部队使用的火器,并不适合骑兵使用。”

“其实骑兵使用火器,并不仅仅考虑在马背上使用火器。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骑兵不管是怎么训练,在先天上就比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部落差了不少。所以我们的骑兵可以考虑,组建骑兵只是为了增加行军速度,部队只是速度快的火器营。当然需要的时候,这支部队可以不使用火器,直接以骑兵使用。这么想是不是会有其他的方向。”

朱厚熜给周尚文另外的思路。

为什么一定要把他当成是传统的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